跳转到主要内容

从柬埔寨人感激越南入侵想到的

来源: 任毅

我一老同学近日从柬埔寨旅游回来。他告诉我,陪他的导游是一华裔小女孩。从导游以及接触到的当地人那里得知,很多柬埔寨人在言谈举止中,都对当年越南的“入侵”把他们从波尔布特的统治下解救出来满怀感激之情。而对那时中国,泰国的革命输出反而争议纷纷。

老同学的旅游经历可信度很大,因为是从柬埔寨当地的直接信息和一手材料得出的的印象和结论,同时,也与我此前看到的一些史料相吻合。

问题是,为何当地人会对外敌入侵心怀感激?这不禁让人沉思良久。同时,我也联想到,伊拉克、利比亚是否会有相同情形?

众所周知,当年的波尔布特革命运动,一度成功,持续时间大约三四年吧。据记载,从1975年波尔布特发起革命起,到1979年期间,大约造成柬埔寨全国170多万人,包括20多万华人,死于饥饿、疾病、酷刑与屠杀。那场革命运动真所谓暴风骤雨,铺天盖地。人们狂热兴奋,思想统一,集体行动,共同生活,组成了成千上万的集体农庄、团体、公社。城里人大量迁往乡下,编入农业合作社从事生产,把工厂、商店全部收归国有,取消国内市场和货币,实行全民供给制。

如果有人不一致,不统一怎么办?那就严酷教育,残暴训练。最后还不行怎么办?那就严格清洗:批判思想、残酷打击、消灭肉体!

波尔布特这个革命组织的名称就叫“民主柬埔寨”或红色高棉。 从1976 年4月波尔布特任民主柬埔寨政府总理,直到1979年1月越南占领金边,他逃往山区。

而直到今天,联合国为此设立的国际法庭还在工作,起诉的罪名是反人类罪和战争罪。遭起诉的人,除波尔布特以外,还有世人熟悉的头面人物、乔森潘、英萨利,农谢等等。  这是七十年代亚洲风起云涌的大事,那么,这场运动是怎样结束的呢?这便是越南入侵柬埔寨带来的历史的结果。

今天的柬埔寨政府总理洪森,也是当年波尔布特领导下的革命一员,但此人极聪明、转变快。据说,柬埔寨革命运动开始不久,此人就易帜倒戈,成为革命的“叛徒”,并与当时的反对派韩桑林结盟,在越南的支持下,把柬埔寨带进了一个今天仍在运行的民主体制。

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当地人对越南入侵自己的国家心存感激的来由。

按常理来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国家内的问题再大也不能靠外族的介入来解决。如果欢迎这种外力介入,按华人的“汉奸”说法,韩桑林、洪森等应该躲不过“柬奸”的帽子吧。但至今好像没有人如此称呼他们。

换言之,当一个国家譬如柬埔寨,他的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某种现实的时候,他们会企盼某种外来力量助其一臂之力,而这就是越南与柬埔寨的近代史。  
         
至此,再回过头来讨论伊拉克、利比亚这两个阿拉伯国家。当年波斯湾战火正浓时,我天天盯住电视屏幕,既看到一些群情激昂,同仇敌忾的伊拉克人,其中一位伊拉克男子最著名的话是:萨达姆就是伊拉克,伊拉克就是萨达姆!宣传部长萨哈夫信心十足,胸中百万雄兵的英雄神采,甚至一度使全世界为之倾倒。

但我也看到,美军一进入巴格达,城内竟悄然无声,不见人影, “中国名嘴”张绍忠少将原来预言的激烈巷战竟然没有发生。几天后,巴格达广场上的神圣的萨达姆巨型铜像轰然倒地,一些伊拉克人拥簇践踏在倒塌的铜像身上高声欢呼。 直到几天后,因亲信的告密,蓬头垢面的萨达姆总统从地窖里,被美国大兵拖将出来。

再说利比亚,面对美军的入侵,伟大英明的领袖卡扎菲上校,一度表现出了一副临危不惧的大无畏气概,他那镇定自若的神态与众多手举绿皮书的崇拜者的狂热,形成鲜明的对比。几个月后,在电视画面上,满脸血迹的上校从下水道里缓慢爬出,立即被利比亚士兵扒光衣服疯狂抽打,其惨叫之声历历在耳,甚至其肛门还被枪筒爆了菊花,其情形惨不忍睹。

笔者想强调的是,在当时,无论伊拉克,还是利比亚,均未看到当地人对入侵的外敌即多国部队官兵的敌视和仇恨。

几年后的今天,在伊拉克和利比亚,外国军人已全部撤走,那么,伊、利两国人民是不是像柬埔寨人那样对当年入侵的外敌心存感激?还是充满国仇家恨?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