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厄运中的挣扎:麦道夫投资骗局的受害者们



20081211日,麦道夫(Bernard L. Madoff)在其位于曼哈顿的顶层公寓中被捕

对于多伦多的华人社区成员来说,庞氏骗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五年前
,当华人社区的几项投资骗局曝光后, 几百名投资受害者遭受惨重的经济损失,他们至今仍受着这场金融灾难的困扰,生活在这场投资噩梦的阴影之中。

Ponzi schemes are not new to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Toronto. Five years after several investment fraud schemes in the community were exposed, hundreds of victims are still trying to recover from the financial blow that have turned their lives upside down.

美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投资骗局。五年前,历史上最大的庞氏骗子麦道夫在其位于曼哈顿的顶层公寓中被捕。虽然麦道夫的命运很快就尘埃落定——他被判处150年监禁,麦道夫的投资者们却仍然在投资失败所带来的厄运中苦苦挣扎。在这些受害者中,不仅有那些遭受投资损失者,而那些从他人投资损失中非法获利之人士也在遭受即将到来的法律诉讼的煎熬。

But these victims can find their counterparts south of border. Five years ago, Bernie Madoff, the largest ponzi schemer in history was arrested at his Manhattan penthouse. While Madoff’s fate was quickly settled -– sentenced to 150 year prison term -- his investors are still reeling over their defrauded investments. Not only those who lost money are suffering,those who gained profits are also devastated as they face potential lawsuits.

(大中报泊然报道)第一个全球性的庞氏骗局,始于一个名叫麦道夫(Bernard L. Madoff)的股票经纪的曼哈顿办公室,随后这个循序渐进的骗局渐渐蔓延至福罗里达州的棕榈滩(Palm Beach)、南加州甚至是波斯湾(Persian Gulf)。麦道夫的账面诈骗金额达到惊人的$648亿美元,至少造成$175亿元现金损失,深受其害的人中既有退休木工,也有法国贵族。

20081211日,麦道夫在其位于曼哈顿的顶层公寓中被捕。在随后的数小时内,这个消息就传到了他的投资者耳朵里,令他们目瞪口呆。《纽约时报》报道,这些身处医生办公室、美容院、行政套房或自家客厅内的投资者,纷纷得知他们通过一位值得信赖的华尔街投资专家进行的所有投资,顷刻间化为乌有。

麦道夫的命运很快就尘埃落定,他认罪后被判处150年监禁,目前他正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布特纳(Butner)服刑。但是在麦道夫被捕五年后,许多受害者仍在苦苦追问他们是否可以追回哪怕只是一小部分的投资损失。还有一些焦虑的投资者,则是因为从麦道夫的投资中获取了高额回报而面临诉讼,控方要求他们归还这些投资盈利,因为它们是来自其他投资者的损失。

据《纽约时报》的文章称,联邦破产法庭指定的麦道夫诈骗案资产清算托管人皮卡德(Irving Picard)已经提起诉讼,以追回这些账面盈利,然后他可以将这些钱分配给因为直接向麦道夫投资而导致实际本金损失的投资者。迄今为止,皮卡德已经追回$95亿元,并将其中的$48亿元分发了出去。他希望能够通过数千宗正在缓慢行进的诉讼,为合格的受害者追回更多损失。预期这些符合资格的受害者至少能从他们向麦道夫投资的每一元钱中,收回54分。但他们只占到16,000宗涉及麦道夫的索赔案受害者中的15%(每一宗索赔案都可能代表数百甚至数千名投资者)。

而大部分投资者,其中包括哪些通过中介进行投资而导致现金损失的投资者即便能够得到赔偿,金额也会少得多。还有些投资者甚至可能会被要求向托管人付钱。不过如果他们遭受了现金损失,他们可能会有资格获得由司法部单独设立的$23.5亿元基金提供的赔偿,这笔基金是通过民事和解和出售麦道夫被查封的资产筹得。但是相关的赔偿程序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受害者正在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他们又重新积攒起一些积蓄,慢慢地重建更简单但却令人满意的生活。在《纽约时报》最近的采访中,一些麦道夫诈骗案的受害者就从他们不同的挣扎体验中总结出一个共同的经验:分散你的储蓄。专注于实际的事情。不要放弃,或是屈服于愤怒或挫折。

富贵生活一去不返

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伯特(Burt)和乔安妮·米若(Joanne Meerow)夫妇一边讲述他们的往事,一边总是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因为他们的故事有一点荒谬。事发时他们正在医生的办公室里,乔安妮解开了她的牛仔裤,等着医生为她臀部注射可的松,这时候陪她一起前往的伯特接到一个电话,在听了一会后,伯特突然开始惊慌地大叫:“我成穷光蛋了,我成穷光蛋了。”

伯特通过这个电话得知麦道夫被捕了,而他们夫妇将大约80%的资金都投资给了他,而这些投资都化为了乌有。随后,乔安妮不得不驾车将悲痛欲绝的丈夫带回了他们位于新泽西州帕克里奇(Park Ridge)的家中,但是一到家,乔安妮就冲进浴室开始呕吐。

现在,伯特已经是75岁高龄,而乔安妮也已经66岁,他们已经在佛蒙特州的西多佛尔(West Dover)开始了新生活。

伯特告诉《纽约时报》:“当你的生活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时,你会发现你不必再继续以前的生活。你不再需要加入乡村俱乐部,或开着豪车或是购买昂贵的珠宝。当然你也不必再拥有三套独立的住宅。这一切都是很显然的。”

伯特是家中的唯一经济支柱,他在2004年出售他的消费者测试公司后退休,他是在他参加的乡村俱乐部里听说了与麦道夫相关的基金。这对老夫妇本来已经规划了非常舒适的退休生活,他们可以到佛蒙特滑雪,到佛罗里达打高尔夫,还可以经常前往纽约市看望他们的孩子和孙辈。

但是在麦道夫被捕后,米若夫妇不得不以一个好价钱出售了他们位于新泽西的住宅。随后他们又抛售了位于佛罗里达的一套高尔夫俱乐部公寓,虽然他们的售价有点亏本,但却不用再支付高昂的月费。此外,他们还出售了佛蒙特一个滑雪度假屋的份额,并在附近购买了一套面积较小的住房,因为在那里他们有许多老朋友。

但是乔安妮承认,伯特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而她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因此她一直觉得他们的生活受到财政紧缩的束缚。由于他们的新家离纽约太远,他们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方便得去看望女儿和两个孙子,并且他们也不能再经常去住曼哈顿的酒店。此外,乔安妮也不能再随心所欲地去资助儿子发展刚刚起步的艺术生涯。

但是,米若夫妇并不知道如何或何时才能追回他们损失的本金。作为间接投资者,他们没有资格获得托管人分发的现金。所幸美国司法部已经表示,间接投资者将是其基金的主要受益者,但是相关的索赔程序上个月才开始启动。

尽管如此,米诺夫妇仍表示他们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他们的损失并没有影响爱人的健康或安全,他们也没有面临追回利益索赔。现在他们是当地一个滑雪场的志愿者,他们的家人可以在那里享受免费滑雪和缆车票价折扣,此外,他们还可以在当地的球场享受半价打高尔夫。

乔安娜称,最近他们曾回到当初的那个乡村俱乐部参加一场婚礼,但是那里所有的东西还有珠宝都已经不再适合他们,因为他们已经不复从前。但乔安娜也强调称,如果当初她从未走进这个俱乐部,她也不会听说麦道夫这个名字。

面临法律诉讼的困扰

66岁的大卫·艾思林(David Iselin)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将自己的企业出售后就投资了麦道夫,然后便开始享受退休生活。和其他2700多名麦道夫的投资者一样,艾思林的投资获得了高额回报。

目前居住在纽约州白原市(White Plains)的艾思林告诉《纽约时报》,在1990年代末,他的账户中大约有$50万元,而他也一直将账户中的资金保持在这个水平上,这其中大部分资金都是他在十多年前出售自己的印刷企业所得,而这也是他和妻子做出退休决定的原因。与此同时,艾思林的岳父母去世后也给这对夫妇留下了另外两个投资麦道夫的账户,其中一个是I.R.A.账户,其要求艾思林的妻子每年至少从中提取最低限额。

艾思林称,幸运的是他们还有其他资产,并没有因为麦道夫的欺诈而失去一切,但是该案仍然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因为托管人皮卡德已经起诉艾思林夫妇及其他许多投资者,以便能够追回他们多年来从投资账户中提取的资金。

艾思林称:“我敢肯定你们已经无数次听说过此事,但是我和其他许多像我一样的人现在都好像是罪犯——这可能是我曾经遭遇过的最大的财政难题,我原本以为他们只会对那些知情者提起追回利益诉讼,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被告。”

艾思林告诉《纽约时报》,在麦道夫被捕的那天早上,他接到一个电话告知他“麦道夫是一个骗子”,在接下来的一天里他都混混沌沌,这种低落情绪一直持续了好几个月。艾思林回忆称,当时他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们不得不卖掉伯克郡(Berkshires)的房子了——那是我很爱的房子,是我们一起创建的家园,是我们打算安度晚年的地方。”

但艾思林称,所幸这并没有发生,事实上,这套度假屋已经成为艾思林夫妇的救命稻草,他们尽可能地将其出租以获取收入,并以此维持生活。

艾思林表示,托管人试图从他这里追回近$100万元,他不知道这场官司会是什么结果,但在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他总是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

文化基金会遭重创

曼哈顿一个小型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会(America-Israel Cultural Foundation)的执行董事大卫·霍曼(David Homan)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回忆称,在麦道夫被捕后,这个基金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多年来,这个基金会一直将其$1370万元捐款全部投资到麦道夫那里,但现在这些投资却在一夜间化为乌有。由于有些捐助者也是麦道夫诈骗案的受害者,因此他们对此予以理解;但是还有一些捐助者因此削减了他们对该基金会的捐款,将更多的资金捐给了其他慈善机构。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托管人皮卡德发起了追回利益诉讼,要追回该基金会数年来从其投资账户中提取的资金,但是这其中的大部分资金在很久以前就已经用于基金会支持和展示年轻的以色列艺术家的工作。

麦道夫诈骗案带来的巨大冲击,甚至都让人怀疑这个基金会是否能够坚持到70周年纪念日。34岁的霍曼也因此进入了危机状态:他将手下11名员工削减了近一半;他努力去争取数百名潜在捐助者;他请求明星为基金会的活动造势,其中包括女星托芙·菲尔德舒(Tovah Feldshuh),和小提琴家平夏斯·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他向20所顶级艺术学院和音乐学校发了紧急信,请求他们继续接收1,100名学生,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依赖基金会资助学费的儿童,而现在基金会已经无力继续为他们提供资助。

霍曼告诉《纽约时报》:“每一所学校都坚持了下来,每一个艺术家都同意了我们的请求,艺术家和艺术院校表现出的善意无法测量。”

霍曼称,目前该基金会已经扩大其捐助者基础,正在仔细进行重建工作。虽然该基金会尚未完全恢复,但捐款已经从零增至$270万元,还有一些已经承诺的捐助也已经在运作中,霍曼希望到今年年底时,该基金会的捐款能够达到$400万元。

20101月,该基金会的周年庆活动按照计划在卡耐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举行,在此次活动中,特德·阿里森家族基金会(Ted Arison Family Foundation)公开承诺向其捐款$250万元。

但是霍曼亦表示,追回利益诉讼仍是他经常担心的事情,因为在这宗官司尘埃落定之前,该基金会无法真正向前迈进。霍曼称,目前基金会仍在和托管人谈判追回金额的数量,他同时表示,虽然基金会的法律团队很有信心,但是这一直是每个董事会会议上不得不讨论的问题,很显然这让基金会的人年复一年受到煎熬。

有失有得

吉宁·罗斯(Geneen Roth)是加利福利亚州尼卡西奥(Nicasio)的一名作家和行为辅导员,她以前的一个投资经理就是一个贪污犯。因此在2000年,当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邀请罗斯和她的丈夫将他们的储蓄投资到他的私人基金中时,她欣然同意了,孰料这个基金就是投资的麦道夫。

罗斯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称,因为当时他们的投资经理刚刚出事,因此她认为这个朋友是想帮他们一把。所以尽管后来麦道夫被捕,他们仍然还是朋友。

在获知麦道夫被捕后,罗斯震惊不已,为此她不得不向多年的精神导师求助,而对方则平静地答复称,她失去的东西“没有任何价值”。罗斯回忆称,当时她狂怒不已,对她的精神导师喊道:“我所有的钱都没了!现在不是唱圣歌的时候!”

但尽管如此,62岁的罗斯仍然继续坚持写作。她的著作《女人, 美食和上帝》(Women Food and God)于20103月上市,并且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此后,罗斯又将她被麦道夫所骗的经历写成了另一本书《有失有得:美食和金钱带来的意外启示录》(Lost and Found: Unexpected Revelations About Food and Money)。她在书中将自己对金钱的不安全感和对美食的不健康感情联系在了一起。

罗斯称,在大吃特吃后你会感到很满足,但是即使有再多的钱,人们似乎也不会感到满足。罗斯补充道,那些认为自己很胖而节食的人,和那些拥有能够满足他们所有需要的钱,但却仍然担心自己钱会不够花的人没有什么不同。

在罗斯看来,她因为对自己的金融灾难负主要责任,因为她坚决拒绝自己打理财务。她承认自己的结论可能会让麦道夫的许多投资者感到不快,他们可能会认为她这是在谴责受害者,而不是麦道夫。

但是罗斯向《纽约时报》解释称,她并不认为自己的责任在于没有能够看穿麦道夫,而是在于自己缺乏金钱意识。罗斯称,从麦道夫被捕那天开始,她就失去了对金钱欢乐的无视,但她感觉此事让她获益匪浅,因为她就此改变了自己理财的方式。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