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增加CPP无补加国人士退休收入

CPP expansion unlikely boosts retirement

扩展CPP项目一直是加国辩论的焦点之一,但是一项最新研究却表明,提高CPP供款无补加人退休收入。《环球邮报》基于该项研究的文章称,加人私人储蓄水平下降基本与CPP供款率的增长相抵。

CPP expansion has long been the focus of debate. But a recent study indicates that CPP boost is unlikely to increase retirement income. According to the Globe article based on the study, the decline in Canadians’ private saving levels offset the rise in CPP contribution rate. 

 

(大中报泊然报道)加拿大菲沙学会(Fraser Institute)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增加CPP(加拿大退休金计划)可能无助于提高加人的退休收入,因为大多数人会因此减少私人储蓄,从而抵消了退休金福利增长。

 

CPP供款率增长致私人储蓄水平下降

722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查看了加人在1986年至2008年间的私人储蓄水平,而在这22年间CPP的供款率一直在稳步增长,研究结果发现在CPP供款率增长的同时加人私人储蓄水平出现下降。CPP总供款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私人储蓄水平就会平均下降近0.895个百分点。

 

根据该研究报告,CPP供款率从1986年占雇员年收入的3.6%攀升至2003年的9.9%,按照现行CPP规则,CPP供款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导致CPP供款率稳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各级政府愈来愈担心CPP资金不足以满足预估的长期需求。

 

该报告共同执笔人、菲沙学会财政研究主管拉姆(Charles Lammam)表示,人们应该对目前有关进一步增加CPP供款,以应对未来退休金给付增长的辩论加以更多关注。

 

拉姆称,尽管加人的储蓄总额并未改变,但不同存款占比却发生了变化,有更多储蓄进入了政府计划,而私人账户中的存款却有所减少。由于目前的辩论尚未触及这种认知,拉姆认为加人尚未对各种模式的福利加以全面比较。

 

拉姆表示,他的研究并不是为了对比CPP供款与私人储蓄的收益,包括CPP的回报是否高于个人投资策略。但他同时指出,加人的一些私人储蓄收益并不是来自于CPP,而是得益于可以从RRSP(注册退休储蓄计划)中灵活取款用于购房或应对紧急事件,以及得以将私人储蓄作为遗产。而相比之下,CPP账户中的存款却只能等到退休后才能领取,其不能提前取款,也不能作为遗产留给继承人。

 

CPP供款率增长对不同群体造成不同影响

该项研究显示,CPP供款率增长会对不同收入群体和不同年龄群体造成不同影响。例如对于年收入低于$34,140元的加拿大家庭来说,CPP总供款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私人储蓄水平就会下降1.56个百分点。

 

但是,对于年收入高于$59,92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来说,CPP总供款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私人储蓄水平只会下降0.72个百分点。而对于年收入高于$59,920元的高收入家庭来说,在CPP总供款率增长的同时,他们的私人储蓄水平几乎没有变化。

 

拉姆表示,低收入人士如果不从其他地方省钱,就无力承担更高的CPP供款似乎是合理现象,但是在有关增加CPP的辩论中却并未讨论这一实际情况。

 

拉姆补充道,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加人退休储蓄不足,而他们当中以老年人、丧偶或单身人士为主,这些人因为没有工作经历,从而也无法享受CPP,因此增加CPP对他们毫无助益。

 

拉姆同时指出,虽然有些研究指出加国中等收入人士没有足够的退休储蓄,从而无法在退休后继续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平,但其他一些研究也显示,中等收入人士并未面临退休难题。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