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碧海:谈世界粮食不足和人类营养不良问题

来源: 大中报特约 碧海
世界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以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子女为例,子女长大以后如果再以非常保守的人口增长速度生儿育女的话,那么就会生育四人,如此类推,则要不了很长时间,这一对夫妇就会生育出几十个乃至几百个后代。他们继续成倍地生育,人口增涨就会失去控制。可是除非成倍地增加耕地面积和肥料,粮食生产却只能够以个位数字的百分比增加,绝对不可能像中国在毛泽东统治时代出现的“粮食生产翻一翻”,或水稻“亩产十万斤”那样的人造“奇迹”(或共党谎言)。所以,除非在世界范围内控制人口增长,否则人类终有一天会面临大饥荒和大规模饿死的特大灾难。所幸由于人类学家,营养学界和科学家,在有效节制生育和大规模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目前已经有效地控制了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所以除非地球上发生局部地区的特大饥荒和战乱,人类已经基本上有足够的粮食,养活所有的人口。只是由于很多贫困国家的落后经济状况和农耕技术,粮食供应还没有达到足够温饱的程度。因此,营养不良就成为像非洲和南美洲各贫困国家人民的严重健康问题。

今年九月中,一群世界著名的学者专家,发表了一篇题为《世界营养报告》(2015Global Nutrition Report)的指出,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3人口有营养不良的问题。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个问题还不仅仅限于贫困国家,连富裕国家的人口也牵涉其中。据撰写这篇报告的世界粮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FoodPolicyResearchInstitute)的著名营养学家Haddad称,虽然一般的认知是,营养不良应该是仅仅限于贫困国家的问题,但事实上它也是包括富裕国家在内的每一个国家人民的健康问题。文章指出,每一个人,只要你略加注意,就会发现在你周围有不少发育不良,贫血或体格超重,乃至发育不良但同时又体格超重之类的“营养不良”人士。这里必须强调的与一般人的认知完全不同的现象是,体格超重并不一定是身体健康或营养足够的象征。其实它也是一种营养不良或营养不全面,营养失调的不正常健康状态或病态。统计显示,从2010到2014年的四年时间里,有体重超标或痴肥同时又发育不良的这种“营养不良或不平衡”现象的人数,几乎在全世界各国都上升了两倍。

关于食物充足,或经济状况良好,乃至富有人士也有这种“营养不良”情况的事实,最好用旧时人们经常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得到见证,并了解其所以发生的原因。我们知道,在旧时代的中国农村,经常流传着一句描写贫富阶层生活贫富悬殊时的一句话,叫做“富人吃鱼吃肉,穷人吞糠咽菜”。笔者的乡下,算是江南的鱼米之乡,可是穷人家庭每年仍然大约有六个月左右必须以粗粮,主要是红薯素菜当主粮才能够活下来。他们除了过年之类的喜庆节日,少有鱼肉荤腥进门。而富阶层的日常生活,则不但吃精白细粮,喝酒吃肉,享用油腻荤腥。但是这种贫富悬殊的生活状况,却往往可以见到穷人粗野精瘦,但却经得起辛劳艰苦和风吹雨打的日常生活,而且少有病痛;而多数富人则往往显得弱不禁风,多病多痛,很多还不离药罐。有人说,这种话听起来似乎是穷人的一种自我安慰和“阿Q”精神,但实际上它至少反映了一个人们直到今天才明白的饮食健康的科学道理。那就是,穷人经年累月所食用的这些“难以下咽”的粗粮,正是今天的营养学家所极力推荐的,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的、全面的“高档营养品”,而过量的大鱼大肉和油腻食物却是有害于健康乃至缩短寿命的“不健康”的食物。今天,科学家所指出的富裕国家人民中间的那些“营养不良”的个案和例子,其中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此。同时我们也经常读到和见到,像欧美国家穷人的健康状况之所以差,痴肥现象之所以特别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他们经常光顾快餐店,经常食用油腻高蛋白食物而缺乏蔬菜水果和粗粮杂粮的恶果。人们说,这似乎是冥冥之中,上帝对穷人和富人在饮食和营养需求方面的一种“平等”的安排和对待。

毫无疑问,对贫困国家人口中的营养不良状况,西方国家的职责当然是加强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援助和协助它们增加粮食生产,但是,对于世界上富有国家人口中的那种“营养不良”的状况,主要的解决办法应该是对广大民众进行饮食科学和生活习惯上的普遍教育。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