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房市崩盘: 加国青年人的财务恶梦

Young homeowners to bear the major brunt of housing crash

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加国炽热房市导致因购房而债台高筑的年轻房主面临极高财务风险。如果加国房市崩盘致使房价暴跌逾30%,最年轻的房主们的净资产值将会缩水61%

The red hot housing market in Canada has put the younger generation – the age group that has gone deepest into debt to buy a home – at greater financial risk,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If real estate markets suffer a major crash – with prices dropping over 30%, 61% of net worth of the youngest homeowners would be wiped out.

 

 

(大中报泊然报道)加拿大另类政策中心(Canadian Centre for Policy Alternatives)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警告称,加国炽热房市尤其令年轻房主面临高风险,如果房价暴跌,将会有十分之一40岁以下的年轻房主陷入按揭贷款泥潭。

 

另类政策中心的报告同时指出,如果加国房价下跌20%,将会有近26万加人发现自己的净资产严重缩水。该研究报告作者,经济学家麦克唐纳(David Macdonald)称,加国房价的跌幅将会超出大部分银行经济学家的预测,但仍会介于加拿大央行估计的加国房价被高估10%30%的中间值。

 

报告称,如果加国房市崩盘,那些负债高于其资产价值的房主将会受到最大冲击,而在这部分房主中有超过一半都是2030岁的年轻人,他们往往为了购房而债台高筑。

 

据该报告称,目前加国30多岁年轻房主的平均负债水平比他们的收入高出三倍,与其他年龄段的房主相比,他们的债务与收入比也是最高并且增速最快。由于加国年轻房主面对高杠杆风险,如果房价下跌10%,他们的净资产将会缩水20%;如果房价下跌20%,他们的净资产就会缩水40%;而如果房价暴跌30%,这些年轻房主的净资产将会缩水多达61%

 

麦克唐纳在报告中指出,一旦房价暴跌,那些债台高筑的家庭将会面临最大风险,因为他们购房时间较晚并且将所有财富都押在房屋上。报告同时称,在多伦多、温哥华和卡尔加里等房市炙手可热的城市里情况将会更加糟糕,因为当地的年轻房主背负着更沉重的按揭贷款债务。

 

但是一旦加国房价出现暴跌,损失最惨重的将会是405060岁年龄段的房主。据麦克唐纳估计,由于这些房主拥有的房屋价值更高,房价下跌将会导致他们平均损失$7万至$8万元。但是鉴于年龄较长的加拿大人往往拥有更多资产净值并且负债更少,这些损失只占到其净资产的23%。而对于6070岁年龄段的业主来说,房价下跌20%只会导致他们的净资产缩水10%

 

该报告指出,如果政府想要保护年轻家庭在利率开始上调之时免受房价暴跌带来的毁灭性影响,就必须将帮助加人削减高额家庭债务作为优先事务。麦克唐纳在报告中称,政府必需认识到房价暴跌将会对年轻家庭造成最大冲击,所幸当局现在仍有时间规划对策。

 

2008年美国房市崩盘后,美国政府推出数项联邦援助计划帮助房主抵御冲击,其中包括允许失业房主在寻找新工作期间暂停还贷长达12个月。其他计划还包括允许无力偿还房贷的房主弃房断供,并且不会像止赎权那样对房主的信用评分造成严重影响。

 

麦克唐纳同时指出,美国联邦房屋管理局的负资产借贷人再融资计划因为遭到按揭贷款保险公司的抵制而以失败告终,因为在上百万合格房主中最终只有4,600人获准再融资。麦克唐纳称,虽然类似计划可令加国年轻房主获益,但是其可能需要获得加拿大房屋贷款公司(CMHC)的支持才能成功。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