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购置纽约豪宅潮不再 超级豪宅少人问津

Globe financial turmoil puts an end to ultra luxury property frenzy
尽管那些标价超过1000万美金的高层住宅楼已远远超出其实际价值,被称为投资天堂的纽约豪宅市场还是不断地吸引着那些腰缠万贯的投资者,以及那些利用空壳公司来掩盖其真实身份的神秘买家。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动荡,包括中国开始收紧资金的外流,过热的高端消费潮已渐冷却。与此同时,数个国际大都市的豪宅销量应声回落,豪宅狂热需求也嘎然而止。
Despite a huge disparity between the condo towers’ over $10 million price tag and their actual values, Luxury real estate in New York city has been the investment safe haven for a class of superrich investors as well as secret homebuyers who use shell companies to hide their identities. But as global market turmoil – including China’s tightened restrictions on capital outflows -- has put a lid on high-end spending, the sales of luxury properties have dwindled in several global cities, marking the end of an ultra luxury real estate frenzy. 
 
 
[大中报冯惠蓉综合报道]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纽约城中以直冲云霄的公寓楼和标价高达1亿美元的价签为特征的超豪华房地产狂潮,终于告一段落了。
 
那些拥有居高临下的视野和高档装潢,能够彰显身份地位的住宅,售价动辄高达八九位数,即便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其价位也与实际价值相去甚远。这个市场主要是被一群超级富豪投资者炒热的,他们把高价位房地产作为资产配置的首选,因为相较于其他投资,其波动性不那么大,而且他们可以利用空壳公司隐藏自己的身份。
 
但现在,为迎合乐于出价1000万美元或更多钱的买家而延续了四年的建筑热潮,已经让市场处于极度供过于求的状态。与此同时,富有的投资者因为全球性市场动荡而压缩了开支,联邦政府则开始对一些全现金交易进行审查。
 
大富豪们之所捂紧钱包,不仅仅是因为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其他一些全球性趋势也让高端消费受到了遏制,比如:中国收紧了对资本外流的限制;英国决定脱欧带来了不确定性;较低的油价束缚了中东地区的财富;在一些国家里,提高税率等举措加大了房地产交易成本。
 
由于超高端项目的销量出现萎缩,一些卖家已经大幅降低了售价,一些项目则被推迟了。
 
将在西57街111号拔地而起的那座摩天大楼的开发商表示,他们会把为楼内的共管公寓制作促销宣传品、举办促销活动的计划推迟到明年。该项目一些公寓标价高达5700万美元。
 
公园大道432号大厦是西半球最高的住宅楼,其整层公寓起初标价7800万至8500万美元,现在却被一分为二,每一半售价约为4000万美元。
 
西57街俗称亿万富豪街,在这条街上及其周围,“销售不仅仅是在放缓,而是完全停滞了,”为超富人群服务的经纪人多莉•伦茨(Dolly Lenz)说。她认为,这段曼哈顿中城走廊地带之所以死气沉沉,是因为供给过剩,带玻璃幕墙的超豪华公寓单元高度同质化,而且定价实在太高。“这简直就是敲响了丧钟,”她说。
 
并非只有纽约出现了这种情况。全球金融危机于2008年来袭后,投资者开始把世界各地的高端房地产当成他们可观财富的避难所。但全球性房地产机构第一太平戴维斯(Savills)全球研究部负责人约兰德•巴尔内斯(Yolande Barnes)说,自从2014年年中以来,在巴黎、新加坡、伦敦、莫斯科和迪拜,最优质的房地产的价格都有所下降。“这些城市汇聚着大量财富,”巴尔内斯说。他把当前的价格下挫视为“长期上涨之后不可不免的回落”。
 
尽管当前的定价远远不能以清仓大甩卖来形容,但降价或许意味着价格已经触碰到了天花板。在曼哈顿,当售价1000万美元以上的房产销量出现下降的时候,市场的整体表现却颇为强劲,标价低于300万美元的住宅尤为抢手。
 
据地产经纪商Olshan Realty编纂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售价1000万美元或以上的曼哈顿住宅的签约量,从去年同期的130套下降约18%至107套。
 
据艾斯林格地产(Esslinger-Wooten-Maxwell Realtors)编纂的数据,在迈阿密地区,截至6月末,标价1000万美元或更高的在售别墅和共管公寓数量比一年前激增了43%。“不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增量都过大了,”该公司总裁罗恩•萨菲尔德(Ron Shuffield)说。他指出,在截至6月份的12个月里,该价格区间的别墅和共管公寓只卖出了26套。
 
“全世界都误以为需求永远不会枯竭,”房地产评估公司米勒-萨缪尔(Miller Samuel)的总裁乔纳森•J•米勒(Jonathan J. Miller) 说。“事实却是,市场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大。”
 
固守原有要价的开发商,不是正改造自己的产品,就是在广泛撒网,寻找买家。在曼哈顿下城,伍尔沃斯大厦(Woolworth Building)的上部正被改造成共管公寓,为了吸引更多买家,华丽的内部装潢被刻意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代的面貌。
 
位于佛罗里达州希尔斯波罗海滩的皇家宫殿(Le Palais Royal)是一座标价1.59亿美元的豪宅,以价值700万美元的22k金箔做装饰,还配有一道27英尺高的瀑布。为了给皇家宫殿找到买主,开发商约瑟夫•利昂(Joseph Leone)飞往伦敦、洛杉矶、迪拜、新加坡等地,组建起销售该房产的经纪人团队,而非只雇佣一个经纪公司。“我相信客户正在寻找某种独一无二的东西,”利昂说。“他们还在那里,但你需要改变自己的策略。你需要有创意。”
 
高端房产的价格还在创新高,但那主要是因为,许多现在才完成的交易,合同最早可能在18个月以前就签好了。那时候,许多建筑还处于施工阶段,市场也更坚挺一些。
 
开发商们坚称,高端市场的销售还在继续,只是速度不像近些年那样快。
 
米勒-萨缪尔评估公司的米勒却没那么乐观。
 
“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的卖家,都要花一点儿时间才能接受市场的突然变化,”他说。“在这个阶段不是说没有任何买家。只不过没有买家愿意接受2014年的价格。”
 
近来,由于价位在千万美元以上的房产需求下降,开发商越来越依赖额外的浮夸卖点来吸引买家。这里总结了一些最为夸张的“特殊待遇”。
 
豪车和游艇:纽约市最贵的分户出售公寓是位于曼哈顿中城区的Atelier公寓中的顶层豪华套间。这座公寓共有10个卧室和13个浴室,占据了45层的整栋大楼,数月以来时不时就放盘。虽然它的顶层豪华套间现在标价8500万美元,这个价格包含了一些额外项目,包括两辆劳斯莱斯Phantom以及100万美元的游艇。
 
私人餐厅:纽约公园大道432号的住户将享有完全属于他的五星级餐厅服务。由著名厨师Shaun Hergatt掌勺,这家即将开业的餐厅还没有命名,将会覆盖这栋西半球最高的住宅建筑——96层的大厦的整整一层。

在迈阿密,即将在One Park Grove和Paraiso Bay面世的建筑的开发商,携手当地的餐厅老板Michael Schwartz打造仅对住户开放的餐厅和沙滩俱乐部。

艺术作品:许多精品房都会提供精心策划的系列艺术品这一购买选择。对于他们在巴尔港的精品房,经销商和一家迈阿密当地的画廊合作,买下了大量的系列作品,包括安迪•沃霍尔的《陌生女人》。最近出售的位于比佛利山庄的房子让有兴趣的买家可以选择购买房子内陈列的28幅作品,包括毕加索的素描《Fumeur à la Cigarette Rouge》。这些艺术作品不包括在房产列售价4800万美元之中,不过价格可以商量。

设计师家具:超级流行的游戏《我的世界》设计者马库斯•泊松于2年前用7000万美元买下了比佛利山庄的一间令人惊讶的房子。这套精品房由手提包设计师、房屋开发者Bruce Makowsky经手。除了一个无边泳池,8个卧室,15个浴室以外,这间23000平方英尺的房子的用一些非常昂贵的装饰品装潢。客厅配有价值50万美元由Bentley设计的家具套装,包括巨大的皮质沙发,椅子,绣有花压字代表Bentley的“B”的抱枕。

与此类似,巴尔港的豪宅也配备了价值100万美元的Minotti家具。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