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大国外交破「一山四海」困局

来源: 葛夫
 
 
在美国的挑唆和搅局下,中国面临的「一山四海」问题此起彼伏,让中国日渐陷入多面受阻、多面出击的不利境地。如何更好地解决周边问题,「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和「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外交新政。要让这些政策落地生根,大家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还需要更紧密的经贸和民间交流。
 
政论片《大国外交》最近在央视播出引发关注。透过这部中共十九大献礼片可以一窥中国大国外交的战略与成就。实际上,随?美国的重返亚太战略,崛起的中国不仅面对全球霸主美国的打压,同时在周边受到不同程度的牵制,运筹大国外交并不容易,专家指,目前中国正面临?「一山四海」困局,突围之路道阻且长。

「一山」:喜马拉雅山两侧的中印矛盾
毋庸置疑,喜马拉雅山两侧的中印矛盾是过去三个月的热点。伴随?历史与现实的争议,在台上台下的嘴仗与较量后,洞朗危机终於暂时平息。

官方表述是:8月28日下午14时30分许,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

那么,中国在这70余天的对峙事件中,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有人欢欣鼓舞,认为中国打败了印度;也有人悲观失望,觉得印度成功迫使中国停止修路,达到了目的。

在洞朗危机结束之后,印度总理莫迪最终参加了厦门金砖五国领导人会晤。作为亚洲的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暂时松了一口气,但要回到从前,似乎并不容易。

从「龙象共舞」到「龙象对峙」,中印关系的突然急转直下,并非无迹可寻。

美国拉拢印度遏制中国的战略一直未变。今年5月北京举行「一带一路」峰会几天后,印度宣布与日本构建从亚太延伸到非洲的「自由走廊」计划。随后,印度与美国、日本加强了军事关系。6月,印度前国防部长贾特利抛出 「印度不是1962年的印度」言论,让洞朗危机加剧。当然,这位国防部长在两个月后为他的言论付出代价,在莫迪於9月3日进行的内阁改组中,女国防部长希塔拉曼取代了他。

实际上,印度对中国的敌意既有战争留下的历史创伤,也有过度膨胀的民族主义,再加上巴基斯坦等因素,同为同一区域的两个发展中大国,印度无法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与崛起。印度自身也在进行类似中国的经济改革,莫迪在国内的改革也面临重重障碍。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边境问题被认为是莫迪转移国内矛盾的一个突破口。

虽然金砖厦门会晤两国元首的手握在了一起,但两个崛起中的亚洲大国,面对「合作大於分歧」的认识还有距离。中印在反恐、经济合作方面有广泛的空间。中国面对产能过剩、资金亟待寻找出路,需要印度的巨大市场;同时印度更需要中国的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果与中国敌对,丧失发展机遇,莫迪的改革将面临失败风险。

因此,如何让两国发展战略找到对接,增强政治互信,仍是中印外交的出路。

黄海:朝核问题雪上加霜
9月3日11时38分,在朝鲜北纬41.21度,东经129.18度发生4.6级「地震」,中国东北地区有震感。随后,朝鲜媒体称,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下令进行氢弹试验,试验成功。4个月前人们担心在朝鲜的「太阳节」前后进行核试验的那只靴子终於落地。这是迄今朝鲜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核试验。

时间再往前推三天。8月31日,韩美2017「乙支自由卫士」(UFG)联合军演结束,本次共有5万余名韩军和1.75万余名美军兵力参演。演练课目包括「先发制人打击朝鲜核武与导弹设施」以及拦截朝鲜「飞毛腿」导弹等,还有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为目标的「斩首行动」。

过去数月,美朝领导人「隔空斗狠」喊话接连升级,朝鲜甚至发出了攻击关岛的威胁。正是在武力威慑、升级的情况下,朝鲜爆发了六次核试验。朝核问题似乎走进了死胡同。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兴杰认为,如果东北亚出现核军备竞赛和「核恐怖平衡」,这一地区近40年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就有可能逆转。尽管中国社会对朝鲜举行新的核试验很生气,还是要避免冲动,中国不应轻易同意对朝鲜采取类似全面禁运的极端制裁手段。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认为是中国在为朝鲜「背书」,中国的「不积极制裁」朝鲜纵容了朝鲜的有恃无恐,华盛顿和首尔更是想将朝核问题「外包」给中国。其实随?朝鲜六次核试验,中国的战略安全也受到影响,不会无原则地被朝鲜绑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指出:作为半岛近邻,我们决不允许半岛生战生乱,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对谁都没有好处。

今年春天的海湖庄园会晤中,习近平同特朗普确认了致力於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此后3个月里,中美元首三度通话,密切关注半岛局势。9月6日,朝鲜第六次核试验后,双方又通了一次电话。习近平强调,中方坚定不移致力於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特朗普表示,愿加强同中方的沟通,尽早找到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办法。

此后,联合国安理会於9月11日一致通过第2375号决议,决定对朝鲜实施新的制裁,决议同时重申维护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和平与稳定,呼吁以外交和政治方式和平解决问题。这是2006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第九次通过针对朝鲜核导计划的制裁决议。

有外媒称,中国和俄罗斯弱化了决议对朝鲜制裁程度。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制裁的目的不是要将朝鲜逼入死胡同,而是要将有关各方重新拉回谈判桌,通过沟通协商政治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这恰恰体现了中国在这一问题上负责任的态度与立场。

眼下的朝鲜似乎陷入了「制裁-试验-再制裁-再试验」的恶性循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制裁施压只是解决问题的半把钥匙,而另外半把钥匙是对话谈判,只有将两者合二为一,才能真正打开半岛核问题之锁。

中国一直呼吁推进半岛无核化和建立半岛和平机制「双轨并行」思路和朝鲜暂停核导活动、美韩暂停大规模军演的「双暂停」倡议。但要想得到各方认可,重回谈判桌前显然不是容易的事情。

东海:钓鱼岛争端两头的中日关系
相对于火烧眉毛的洞朗危机、朝核危机,钓鱼岛问题在今年似乎不算问题。但这丝毫不意味?中日关系已自2012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全面回升。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坚决反对和一再严正交涉,从财年预备金中支出20.5亿日元进行所谓的「购买」钓鱼岛本岛、北小岛、南小岛,将三岛「收归国有」。此后,从打嘴仗到海警巡逻发生摩擦等,中日关系急转直下。

尽管在2014年APEC前夜,两国就处理和改善两国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但距离前些年的中日关系显然相去甚远。

自2012年9月11日的「购岛」闹剧后,中国海警船一直「驻守」在钓鱼岛海域外侧毗连区。中国外交部多次声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海警船编队在钓鱼岛海域进行正常巡航,是中方的固有权利,外人无权说三道四。

今年8月17日美日外长防长「2+2」会谈后发表的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联合声明,重申《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於钓鱼岛,又掀起不大不小的波澜。中方坚决反对,强调所谓《美日安保条约》是冷战时期的产物,不应用来为日本的非法主张背书,不得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两国领导人仍然没有互访计划,仅有一些民间层次的交流与纪念活动。在谈到近日的中日关系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高洪表示,中日关系45年的道路并不平坦,现在双方还有一些脆弱敏感的问题,需要作出努力,尤其是政治家作出明智的选择,确保两国关系不偏离两国发展的正常轨道。

对于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高洪表示,由於中日关系的复杂性,还不能过于乐观。由於中日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这就需要两国领导人逐步积累互信,民间、企业界促进双方的人员交流,加强草根层面的接触,以民促官,争取早日跨越历史、领土争端等敏感问题障碍,让两国关系朝?光明的方向发展。

南海:礁石之下暗流涌动
随?2016年10月18日,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访华。中菲发布联合声明,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在此前后,越南总理阮春福、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相继而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也逐渐缓和。南海终於稍有平静,可礁石之下依然暗流涌动。

2017年5月,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南海行为准则」框架,提前完成今年年中之前完成框架草案的目标。对南海有关争议,中国的斗争与合作并举策略应该说取得不错成效。但并非一劳永逸。

美日从没放弃把南海的水搅浑的念头。「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达成前夕,越南渔政船KN-842及大批渔船出现在黄岩岛及附近海域;新加坡在南海对华施压比美国盟友更积极;杜特尔特也没有否定南海仲裁案,只是暂时搁置,同时菲律宾国内还有亲美政治势力提出反对意见。

在今年8月的美日外长防长「2+2」会谈上,美日也表达了对「南海问题的关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则回应:美日不是南海问题当事方,理应谨言慎行,尊重地区国家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有关争议的努力,而不是相反。

综合各方态度,在当前情况下,「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就是胜利。

台海:内政问题饱受外部干扰
「台海问题」应当是中国内政问题,本不在外交范畴,但这块内政无时不刻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扰。随?民进党蔡英文上台,一再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台海局势」再次成为让中国头疼的问题。

尽管去年5月20日以来,两岸要求蔡英文承认「九二共识」、改善两岸关系发展的民意不断累积,甚至上万民众走上街头,喊出「九二共识,蔡英文不要,我要」的口号,给蔡的两岸政策施加压力。但蔡英文依旧表面声称对大陆「善意不变」,但实质没有任何的进步,蔡其「倚美、抗中、固权、谋独」意图越来越明显。

蔡英文和岛内的「台独」势力之所以敢不断挑战台海和平,一个重要依仗就是美国的支持。美国强化亚太军事部署,台湾自然是遏制中国大陆的棋子。台军也不断从美国购买F-35战机等武器,甚至有人公开叫嚣击沉大陆航空母舰。美国还通过了「国防授权法」,让美台军事交流升高了层级,助长了民进党当局企图和美日军事互动提升军力甚至「以武拒统」的妄想。

继去年12月26日,圣多美及普林西比岛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后,今年6月,巴拿马又与台湾「断交」。国民党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在「一个中国框架」下就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相关事务作出了合情合理的安排,台湾才得以顺利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国际民航组织(ICAO)大会等。自民进党上台以来,大陆则不会再给叫嚣「台独」的蔡英文面子,因此,台湾的「国际空间」将继续萎缩。
因此,有分析认为,未来几年的两岸关系更加不容乐观,很有可能出现媒体所说的「螺旋式沉沦」状况,朝更加凶险、更加艰难的阶段发展。面对种种挑战,除了解放军远海演训,展现捍卫国家统一的实力与决心,中国政府还有大量的外交和统战工作要做。

「亲诚惠容」周边外交需落地生根
在美国的挑唆和搅局下,中国面临的「一山四海」问题此起彼伏,让中国日渐陷入多面受阻、多面出击的不利境地。如何更好地解决周边问题,「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和「周边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外交新政。

政论片《大国外交》中说,5年来,习近平的出访行程,一半留给了周边,引领中国更加奋发有为推进周边外交。但仅仅停留在外交表态和演讲层面显然不够,要让这些政策落地生根,大家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还需要更紧密的经贸和民间交流。

一直以来,中国试图通过多边组织团结尽可能多的新兴经济体,比如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等,以共同应对和改变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合理的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

如今,中国的「一带一路」已与欧亚经济联盟、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哈萨克「光明之路」、土耳其「中间走廊」、蒙古国「发展之路」、越南「两廊一圈」、英国「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琥珀之路」、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欧洲「容克计划」等一一实现对接。

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六大经济走廊」编织出沟通亚非欧的经贸和交通网络。

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站上更高起点,正式启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重新启动中日韩合作;与南亚国家合作显著增强;同中亚国家实现战略伙伴关系全覆盖;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进入新阶段。

老话说,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只有契合各国利益,与各国对接发展战略,平等互利合作,并在此过程中壮大自身实力,才能让周边保持稳定和平,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编注:本文由香港《镜报》供稿。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