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改革不忘来路 继续开拓前路

来源: 朱润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充满无穷时代活力和开放精神的理论形态,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和与时俱进是她最根本的品格。这个理论体系要成为执政党「安身立命」、成功开创有别於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武器,需要做好三项重要工作。
 
意义重大而特殊的中共十九大,能否按照中共高层的预期和安排顺利召开,从今年7月以来就为党内外所格外关注。高层内人士透露称,随着各项意义重大的准备工作的完成,十九大提前召开已无任何障碍。

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一位从中共中央机关选举产生的十九大代表透露,在中共高层看来,十九大的一个重大成就,就是修改党章,确立党的新的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增加新内容,开拓新境界,实现新突破。

的确,人们都看到,新一代中共领导人在这五年的治国理政实践中,有新提法,新作为和新成就,多有超越前人之处。在国际上,宣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理念,并提出和推动普惠、开放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中国的对外交往从「战略」层面转上「价值」层面,真正找到了将中国发展与世界及人类的文明进步潮流相融通融合的「文明介面」;在国内,提出宪法至上,依法治国必先依宪治国,将「权力关进笼子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等先进理念,带领执政党积极致力於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在经济上,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的规律性特征,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重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制、新动能、新基础。

在反腐、改革、生态文明建设、执政党自身建设等诸多方面,这一代中共领导集体的种种主张和作为及成就也都可圈可点,可赞可贺。将所有这些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作为总结、提炼和升华为理论,写入党章,立为遵循,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执政党十九大提出的新使命及新任务,再加入先进文明成果的引入融合和思想交锋解放的激荡更新,将其进一步转化为推动中国全面进步和发展的新方针、新政策和新路线。
 
这一代领导人的这一整套治国理政的思想理论,既有很大可能引领中国步入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也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富创造性、科学性的篇章,为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下坚实基础。

参与中共十九大政治报告起草和修改工作的一位人士认为,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和他的系列讲话精神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大步骤,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科学成果。

做好三项重要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充满无穷时代活力和开放精神的理论形态,来自实践、指导实践和与时俱进是她最根本的品格,这在十九大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中共领导人系列讲话精神中体现得非常突出和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具有强大生命力,尚有相当之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个理论体系要成为执政党「安身立命」、成功开创有别於西方模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武器,还需要做好这样三项重要工作:

一是要疏通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源流关系」。执政党视马克思主义为「老祖宗」,但是要真正在思想和理论作到「认祖归宗」,恐怕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述基本原理的那几部书的翻译,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解释,多是通过俄、日等「二道手」传入中国的。其中有意无意地埋下了许多「误人子弟」的致命错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的原义、本义。例如对暴力革命,对无产阶级专政,对民主、议会道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关系、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关系、社会发展阶段及规律、以及人的自由与解放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价值和地位等等,都存在将人引向与马克思主义本义相反方向的陷阱。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执政党自身理论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本源」关系的疏离与隔膜,弱化了执政党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多有坎坷。

正是针对这种状况,仅今年以来,这一代中共领导人就曾多次强调党的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亲自为干部阅读经典著作拟定书目,专门出版了10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的《列宁专题文集》。这番苦心,目的之一就是要加厚执政党思想理论建设的理论功底,从「源头」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汲取科学营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与世界文明潮流保持一致和同步。
二是要将执政党各阶段确立的「指导思想」贯通为一,形成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系统,将其分别打造为共同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桩角」。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这代中共领导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及系列讲话精神,都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有特点和侧重,有机构成互补,都为解决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理论回答。它们之间虽有解决不同重大问题的阶段性区别,但却在理论的思想价值、科学含量和创造性上具有同等份量,无分仲伯,无分轻重大小高下;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否定之否定」,不是「扬弃」,更不是替代和被替代,取消和被取消,而是并立共生融合互补,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实践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支持,都从这个史无前例的伟大实践中汲取丰富和发展的旺盛活力。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这些不同阶段的重大理论创造成果,要作系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切不可厚此薄彼,重这轻那,喜「新」厌「旧」。为此,就需要从理论建设上,打通执政党近40年来在改革开放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理论创新的重大成就之间的「任、督两脉」,按如何认识、如何建设、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路梳理出其中对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真确认识和逻辑,从而将这些重大理论成果结构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引领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巨大作用。

三是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改革开放的实践紧密结合,为前者成为执政党的科学指导思想打通其「活水源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轫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奠基於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及他极具思想开创性的理论。可以说,没有执政党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执政实践和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谋求发展的实践,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而构成这个理论体系的所有重大理论成果和思想开创,也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离开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大趋势遭受逆转或被迫停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会有远大前程。
当然,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不会自动转化为理论成果。解放思想,自由探索,宽松环境,平等交流等等这些改革开放得以前行无阻的根本性「要件」,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和形成的基础性「要件」,而正是这些「要件」的存在和得到保障,改革开放成功实践的「活水源头」才得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形成相连结相融通相转化,蔚成两者「双翼齐飞」之洋洋大观。所以,维护好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相连结相融通相转化的那些基本「要件」,让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实践的「活水源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强大的真理动能,实在是十九大之后执政党思想建设所断不可或缺的。

改革将在重大领域取得突破
十九大会在人们普遍关心的两大问题上作出回答。这两大问题,一是十九大后,反腐斗争还会不会力度不减地继续搞下去?会不会从「治标」阶段转向更深入的「治本」层次?二是改革已进入到「攻坚」、「啃硬骨头」阶段,并且像以往那样再次出现难以前行、深入取得实质性成效的情况,十九大后改革能改变这种状况吗?

一位参加十九大的代表,会前在参与修改十九大政治报告草稿时向高层提出,十八大以来,党在反腐斗争中取得很大成功,基本扭转了腐败猖獗不治的势头,但是也要看到,反腐斗争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同样非常严重,有的甚至是危害深入到党的生命肌体中的问题,已取得的反腐成果尚不足以救其病患一二。最大问题,就是产生腐败的制度原因尚未根本性触及,现行政治体制尚缺乏有效遏制腐败的能力。我们说「反腐永远在路上」,来表示执政党不会放任腐败、不会放弃反腐斗争的决心,人民群众对此是受到鼓舞和充满信心的。然而不能不认识到,反腐在路上,腐败也在路上,如果我们不能在推进法治上实现大突破,用「法律制约的权力去惩治腐败的权力」,来替代「用集中的权力去惩办腐败的权力」,那么就会「反腐在路上」赶不上「腐败在路上」。所以,十九大在部署深入开展反腐斗争上要有新思维新战略,要在政体改革、依法治政上为反腐斗争开拓新道路。十九大政治报告在这个方面的表述和提法值得关注。

许多十九大代表在会前都对克服阻力和障碍推进改革表示关切。他们指出,当前改革难以突破障碍深入推进,一个大的原因,是在改革的「禁区」与「非禁区」上不能作出正确识别和选择,困顿於某种「禁忌」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是从一个「悖论」出发和展开的,这个「悖论」是:改革是对自身制度、体制存在的弊病、缺陷进行救治和修补,而这种存在弊病和缺陷的制度、体制,又是改革所赖以存在、推进的依托和基础--那些弊病和缺陷借此又对改革开放加以扼制和打压。改革的最大阻力和「敌人」不来自体制、制度外部,而是来自内部,来自意识形态中那些非科学的、未曾「祛魅」的禁忌。在这种「悖论」条件下,改革动力和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取决於制度、体制内改革主导者对改革必要性、改革承受力的认识和对改革目标的设定上。认为改革非常必要、改革决定命运、「必须杀出一条血路」,就不会那么瞻前顾后,「可以试」,「可以闯」,「可以放放」。许许多多的可以,表明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那么多禁区,那么多被颠覆的恐惧和担心。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改革高歌猛进,制度、体制的弊病和缺陷所形成的改革阻力和障碍被冲决、破除,从而得到克服和修补,改革带来巨大的发展和进步。反之,认为制度、体制先进优势,不存在需要改革的弊端和缺陷,甚而将一些弊端和缺陷当作制度、体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利益」封存保护,划为禁苑设为禁区。在这种情况下,改革步步受阻,动辄得咎,比小脚媳妇还委屈,那里还会有大作为大造化?1980年代改革之初,「两个凡是」之下禁忌重重,「商品」可以叫生产不能叫「经济」,市场只能作「调节」不能为「经济」,「计划经济」高高在上「市场调节」低低在下;「国营工厂」可以等同於「党的领导」,一钉一铆都是「政治」;「计划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平起平坐,一分一毫都是「国本」。但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有?真正追求的以邓小平为代表共产党人,没有在这些禁忌和禁区面前畏缩却步,而是选择了对制度、体制的弊病和缺陷进行改革的路线,敢闯「禁区」敢破禁忌,为社会主义开拓出了「中国特色」的宽广道路。

事实证明,那些贴在社会主义、党的领导身上的「标签」、标志,那些设为禁区列为禁忌的,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几乎没半毛关系,那些被当作「绝对的资产阶级有毒货色」,与真正的社会主义决非格格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被锻造粹炼而形成的,其制度、体制的优势性是在这个过程中被打造出来的,她本身并不存在先验的、神圣不可触犯的「天条」及其禁忌、禁区,也不能允许这些东西存在。唯其如此,社会主义才具有其勃勃生机,上述那个改革「悖论」才有不断被「解构」、突破的无限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具有在这种不断被解构、突破中得到其真正本质的形成、呈现和走向人类文明进步领先位置的发展形态。

十九大后,全面深化改革能否在几个重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横阻在改革攻坚之地的那些有形无形的禁区、禁忌,能否被克服清除?对代表们关心的这些问题,十九大政治报告不会没有回应和答案。

编注:本文由香港《镜报》供稿。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