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为什么加拿大政府要向原住民道歉?

Why does Canadian government apologize to indigenous people?
来源: 大中报特约 碧海
 
 
人与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和思想纠葛,乃至导致流血战争那样的生死存亡的斗争是物种不断进行“生存竞争”的一个“常态”。但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这种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矛盾冲突,最后必然会通过理智的途径加以最终解决。从历史的发展观点来看,人类必将在最后消除各种战争危机,趋向于“世界大同”,“族裔和谐”的局面。当然,这不是说所有人类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族裔纠葛会全部烟消云散,因不同的族裔和政治立场所产生的矛盾和纠葛还会存在。历史上各族裔的人群之间的冲突,一直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而有关国家的政治领袖或政客们,则对已经发生过的这些族裔冲突历史事件,或以往的过失和行动,经常向涉及事件的国内外民众或对方作出种种道歉。

古代中国也有比较著名的重要人物相互道歉的很多例子,其中以著名的戏剧 《将相和》 里面的武将廉颇,向宰相蔺相如的“负荆请罪”一节最为动人。剧情中那位知名武将廉颇,因为以语言错怪和得罪了当朝宰相蔺相如,而谦虚诚恳地半露肩膀,自缚藤筋,到宰相府门前,跪地向对方道歉的 “负荆请罪”一节感人肺腑。在近代史上,则有二次大战后的一位西德总理,在被希特勒德国谋杀的犹太人万人墓地前面,当众下跪而传遍世界政坛的感人事件。
 
加拿大也发生过几次。第一次是跟随美国的行动,联邦政府对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把所有的包括在这里出生和世代居留的日本公民全部关入“集中营”,他们的所有不动产也遭到没收或变相拍卖。后来在1984年,联邦保守党政府的马尔罗尼总理,向这些日裔加拿大国民作出正式口头道歉。接下来的就是上一届保守党政府总理哈伯向华裔加拿大人的《人头税》历史事件作出书面和口头道歉。最近的一次,当然是现任自由党政府的特鲁多总理对原住民所作的全面道歉。

加拿大的“原住民”或土著,在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前是整个南北美洲的主人,加拿大只是欧洲人(英国和法国人)在北美洲所建立的殖民地。 所以从理论上和历史事实上见,整个加拿大原本是属于本地土著的土地,而不是欧洲人的国家。欧洲人占领和统制了加拿大以后,当地的原住民就沦为这个国家的“少数族裔”之一。他们在以往历史上所受到的待遇之低下可想而知。
 
他们不但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和土地,也完全失去了“主人”的身份和生活待遇,而且变成了被统治的少数族裔之一。他们被迫居住在环境恶劣的北部疆域地带。同时也受到了白种人的刻意“同化”或殖民统治。像他们的子女都被迫到特殊的教会学校接受完全与原住民的习俗脱离关系的“同化教育”,他们也失去了自己的传统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当然,经历了百年以上的不公平乃至不人道待遇至今,整个情况已经开始有了重大的改变。今天,由于时代的进展,和跟着发生的整个西方世界政治上的民主趋向,和人道主义精神的进展,以及开明政治趋势的蔓延,欧美国家的民主政府,开始回顾和认识到自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原住民所实施过的种种缺乏人道主义乃至糟蹋人权的各种殖民主义政策的弊端,都应该得到政府和政治领袖的“矫枉过正”,以纠正这些历史性的不人道和不文明的行为和国策。这也是西方国家,特别是像加拿大那样的殖民主义国家的政治领袖,开始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意图逐步抹去过去的历史耻辱,并向各少数族裔,作出各种表态和道歉的原因。此次自由党政府特鲁多总理向原住民所作的诚恳道歉,是最彻底和最真诚的一次。

回顾历史,现任总理的父亲老特鲁多总理,在同类的历史问题上,是否应该向民众道歉的问题上面所持有的态度,则与其子有很大的不同;在他当政期间,加拿大的政治领袖曾经不止一次呼吁,政府应该考虑对日本裔加拿大人在二次大战期间所受的歧视待遇,作出道歉,却遭到了他的拒绝。他曾经坚称:“我不认为政府的职责是纠正过去,因为我们不能改写历史,只有当前的执政,才是我们的重要务职”。
 
为什么特鲁多父子在同一个问题上有如此不同的政治立场呢?以其子小杜的解释,则是“我的父亲是一个学者和宪法专家,而我是一个教师和在社区里从事实际工作的教师”。其实,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观之,不同时代的政治人物,持有有不同的政治观点,十分正常。因此,在这个议题上杜士父子双方都有其“正当理由”,并不奇怪。只是如果站在民主政治的开明立场而言,一个政府能够为以往的错误历史事件,作出适合当今政治立场和道德标准的表态,澄清,或道歉,应该是一种政治进步和文明开通的执政途径。不管是从社会和谐安定的政治立场,还是从多民主社会的人情之常观点出发,采取“以和为贵”,避免和疏解正面冲突的政治立场,都是缓和族裔矛盾,创导社会和谐氛围的正确途径。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