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天堂”文件:加拿大退休计划也寻求海外避税

CPP and Ontario Teachers have investments in offshore tax havens
来源: 大中报 泊然
 
 
 
导读:虽然联邦政府一再要求税务系统保持公平和透明,但加拿大的一些大型退休基金却被爆利用海外避税天堂提高收益。“天堂”文件显示,代表逾2500万员工的CPP和Ontario Teachers等多个政府退休基金都曾在臭名昭著的避税天堂—— 一些棕榈树环绕的热带岛屿上进行投资交易,这种道德丑行显然削弱了政府承诺。
Summar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has repeatedly requested for tax fairness and transparency, but several major Canadian pension funds are found to have used tax havens to improve the bottom line. The paradise papers reveal that from CPP to Ontario Teachers, several government pension funds representing over 25 million workers have investment dealings in palm-fringed islands -- notorious epicentres of tax dodging, an unethical practice undercutting the government’s pledges. 
 
 
一说起富豪热衷的海外避税天堂,人们总会想到棕榈树环绕的岛屿,怡人的天气,还有停泊在蔚蓝海水中的豪华游艇。
 
但是,CBC基于外泄的“天堂”文件所做的调查发现,有数千万加拿大普通老百姓也参与了海外避税天堂的投资交易,但他们对此几乎一无所知。
 
上个月公开的“天堂”文件中包括近700万份财务文件和电子邮件,披露了全球120多名政客和世界政要的离岸金融交易,加拿大前总理克雷蒂安(Jean Chretien)、马丁(Paul Martin)和马尔罗尼(Brian Mulroney)都在“天堂”文件所曝光的最引人瞩目的世界政要之列。但CBC在进行相关调查后发现,在加拿大8大退休基金中也有7个曾利用海外避税天堂投资加拿大人士的退休储蓄金,这7个退休基金代表了逾2500万加拿大员工,也就是说这些员工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了海外避税天堂的投资交易。
 
这一调查结果突显出一个微妙的窘境,一方面是退休基金需要赚到足够的钱才能确保年龄日增的退休人士拿到退休金福利,而利用海外避税天堂进行投资有助于提高收益。但是,这同时也显示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加拿大人士的退休资金在海外运作投资是否会破坏税务系统的公平和透明。
 
加拿大退休基金参与的高知名度海外交易包括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 CPPIB)购买了多伦多以北407高速公路的40%股份,其中部分股份是通过位于百慕大的一家公司购入。此外,从英国伦敦通往英吉利海峡隧道(Channel Tunnel)的高速铁路直到今年年初都是由加拿大两个退休基金拥有,而这两个退休基金是通过位于海峡群岛上的避税天堂Jersey的一个空壳公司持有这条高铁的股份。
 
这些退休基金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收入中究竟有多少是通过海外避税天堂投资得来。在回应CBC的问询时,几乎所有退休基金都指出退休基金的投资收益在加拿大本来就是免税的,因此他们利用海外避税天堂做投资并不会影响联邦或省政府的税收。
 
但是,其他一些国家的税务规定却有所不同,一些加拿大退休基金承认海外投资架构可以帮助他们合法减轻在外国的税务负担。还有些退休基金甚至称将退休储蓄金的投资收益最大化是他们的责任。
 
CPPIB在一份声明中称,通过海外投资架构,其可为加拿大公共退休金计划(CPP)的供款者和受益者提供最大化的税后投资回报。CPPIB同时称,该公司有85%的资产都在海外。
 
CPPIB的声明还称,目前有2000多万加国人士在CPP供款或领取退休金,该委员会有责任为他们寻求最高的投资回报率,以保证CPP基金能够一代代延续下去。
 
“天堂”文件提及的七个加拿大退休基金管理机构分别是:
•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
•魁北克储蓄投资局(Caisse de depot et placement du Québec)
•安省教师退休金计划(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Plan)
•安省市政雇员退休金计划(Ontario Municipal Employees Retirement System,OMERS)
•公共部门退休金投资委员会(Public Sector Pension Investment Board,PSP Investments)
•卑诗省投资管理公司(British Columbi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rporation)
•阿尔伯塔省投资管理公司(Alberta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rporation)
 
曾在2007年至2013年间担任安省教师退休金计划首席执行官的里奇(Jim Leech)称,虽然加拿大的大型退休基金在过去曾将几乎所有资产都投资到国内,但现在这样做已经无法赚取足够的收益去支付高额退休福利金。
 
里奇称,三十年前加拿大退休基金的投资基本都在国内,根本无需通过海外避税天堂进行投资,而现在如果不进行海外投资那退休金只能发一半。
 
道德丑行令人无法接受
但是,加拿大劳工权益组织加拿大劳工议会(Canadian Labour Congress)的主席Hassan Yussuff却认为加拿大的退休基金根本不应该通过海外避税天堂进行投资,因为这些避税天堂都是臭名昭著的逃税圣地。
 
Yussuff称,劳工议会希望加国的税收系统具有可信度,加拿大退休基金利用海外避税天堂进行投资有悖道德,是令人无法接受的行为。
 
联邦政府一直声称要让税务系统变得更加公平,联邦财政部也在其网站上称会努力“遏止利用海外避税天堂的行为。”
 
Yussuff称,在联邦政府承诺让税收系统保持公平和透明的同时,联邦退休金计划CPP却在利用被税收公平透明宣传活动作为打击目标的海外避税天堂进行投资,这显然是相互矛盾的。
 
CBC的调查发现加国大型退休基金利用或投资海外避税天堂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
•如果你是CPP的供款者,或是在联邦政府或卑诗省公共服务部门工作的员工,那你现在就拥有智利最大电力公司的股份,这都要归功于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联邦公共部门退休金投资委员会、卑诗省投资管理公司以及一家私营公司在2006年以$15.5亿美元的价格联手收购了智利这家电力公司。但这笔收购交易是通过设立在零税率的百慕大群岛上的一家公司完成,因为这个岛屿可让所有投资者享受“税收中性”政策。
 
•安省教师退休金计划和代表安省数十万市政员工的退休基金安省市政雇员退休金计划直到今年9月还共同拥有英国高铁1号线(High Speed 1),这两个退休基金也是通过位于Jersey岛的一个控股公司持有英国高铁1号线的股份,但他们都未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负责投资魁北克省退休金计划以及许多省市部门员工的退休金的魁北克储蓄投资局将钱投入开曼群岛(Cayman Islands)上的许多公司,以便能够在北美金融市场以及一个以色列风险投资基金进行投资。魁北克储蓄投资局在一份详细的声明中称,其从北美市场的投资中获得了“无税收益”。声明还称,在某些避税地投资以色列基金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这些地区拥有有效的公司法,可靠的法律制度和“税收中性”政策。
 
加拿大退休基金增长迅速
为了能向不断增加的退休人士支付退休福利金,加国的大型退休基金在近年来呈现迅速增长。目前仅是加国第8大退休基金的总资产就已经超过$1万亿,而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安省教师退休金计划和魁北克储蓄投资局等机构也都位列全球最大机构投资者之列。
 
分析人士称,由于加国人口迅速老化,再加上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加拿大政府和公司债券的利率一直维持在历史低位,退休基金的经理们不得不寻求海外投资回报以确保退休人士都能拿到退休福利金,而这也意味着他们常常会利用海外避税港。
 
加拿大劳工议会的经济政策负责人罗伯茨(Chris Roberts)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退休基金的管理者都是在非常艰难的经济环境中努力维持这些基金,加拿大劳工议会的许多成员也因此心情矛盾,他们一方面觉得退休基金利用海外避税天堂不妥,但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的退休金会没有保障。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