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如何巧妙地向孩子解释死亡?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explain death to a child?
来源: 大中报 林晓

 
《环球邮报》3月11日发表的的一篇文章称,目前《当呼吸化为空气》(When Breath Becomes Air)和《光明时刻》(The Bright Hour)等回忆录都是市场上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但这些书的作者都是英年早逝,他们在书中坦然地探讨了生命和死亡,这些回忆录日渐畅销显示出很多人都愿意思考死亡问题,但与此同时,也仍有许多人不愿提及死亡这个话题,尤其是不想跟孩子谈论这个严肃的话题。
 
安省湖首大学(Lakehead University)社会工作学副教授、新书《谈论死亡不要紧:临终对话基本指南》(Talking About Death Won't Kill You: The Essential Guide to End-of-Life Conversations)一书的作者Kathy Kortes-Miller称,人们都需要接受更好的“死亡教育”。就像Canadian Virtual Hospice去年11月推出的一个新网站一样,《谈论死亡不要紧:临终对话基本指南》直面仍被许多人视为禁忌的死亡话题,并探讨了应该如何公开坦诚地谈论这个话题。《环邮》记者Dave McGinn最近就应该如何跟孩子谈论死亡话题的问题采访了Kortes-Miller,以下为本次采访节选:

 
问:我们在跟孩子谈论死亡话题时为什么会觉得很艰难?
 
作为父母,保护自己的孩子是天性使然。我们这代人并没有真正学会如何谈论死亡话题。在我还没有为人父母时,其实我也很善于和孩子谈论临终和死亡问题。但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却发现和他们谈论死亡话题要比我想象的困难得多。
 
问:回避这个话题,或是孩子不提就不去主动提会带来什么风险?
 
这样做会让孩子对死亡问题一无所知,死亡也会成为他们畏惧的禁忌话题。我们必需认识到死亡是我们一生中的必经之事,我们可以对此做好准备,我们可以从中有所感悟,这样做会令我们更加珍惜生活,并可以坦然地走向生命的尽头。

 
问:应该如何巧妙地向孩子解释死亡?
 
这主要取决于孩子的年龄。但是,其中一种有效方法就是通过带孩子探索大自然,引领他们了解死亡。孩子总是充满好奇心,他们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会问各种问题,他们会想知道动植物是如何死亡的,以及它们为什么会死亡,所以这的确是开始谈论死亡问题的好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会开始看电视并阅读更多书籍,当他们在媒体上大量接触死亡话题时,家长也可以抓住这个好时机开始和他们讨论这个问题。
 
你刚才提到大自然常常会为人们提供谈论死亡问题的机会,但我在告诉我的孩子那只他们认为是在熟睡的松鼠实际上是一只死松鼠时,我的心理仍然充满了内疚。
 
几乎人人都害怕使用“死亡”这个词。但是,如果我们绕着弯子去说,就会混淆死亡的概念。我在一个临终关怀病房做社工时常常会和小孩子打交道,当我们告诉孩子“爷爷只是睡着了”,而不是直接和他们说爷爷已经去世了,他们晚上就会做噩梦。有些孩子在晚上甚至不愿睡觉,因为爷爷睡着了就再也没有醒来。

 
问:当孩子想要了解死亡时,应该如何妥当描述这个生理过程,做到既能让他们明白又不会吓到他们?
 
我有时候会从生理学的角度去谈论死亡过程。事实就是我们有时候会得重病或变得衰老,我们会渐渐力不从心,最终,我们的心脏或大脑等器官会停止工作,我们的身体也会随之死亡。器官停止工作,这就是我开始这种对话的一种方式。然后我会让年轻人问问题,看看他们是否想要了解更多。
 
问:你在书中说睡前是谈论死亡话题的好时机,为什么?
 
睡前是否是谈论死亡话题的好时机主要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在通常情况下,睡前时间都是用于阅读书籍,吃夜宵或是做其他一些事情,但实际上这也是进行交谈的好时机。随着孩子年龄增长,我们也开始进入“专职司机”年龄段,因此在驾车途中和孩子谈论这些问题也是一个好方法,并且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必和孩子进行目光接触。

 
问:“死亡”的委婉语有不少,有没有你最厌恶的?
 
最常见的死亡委婉语可能就是用“过世”(pass away)这个词代替“死亡”。我在书中曾谈到山姆的故事,山姆在学校里听到人们谈论过关升级(passing to the next grade)时感到非常困惑,因为他所知道的唯一一个过去的人就是他的妈妈。因此,我认为在和孩子谈论死亡问题时用“过世”这个词并不适合。
 
实际上,孩子们的承受能力通常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是毫无疑问的。
 
除了跟孩子谈论死亡话题,帮助因父母或亲人去世而感到悲伤的孩子或青少年也并非易事。该如何告诉他们亲人去世的噩耗?Canadian Virtual Hospice最近推出的新网站KidsGrief.ca可以帮助人们解答这些问题。该项目的共同负责人,多伦多注册心理治疗师Andrea Warnick表示,和年幼的孩子谈论这些问题时做到四个“C”,即致病原因、接受现实、医治情况和照顾问题( Cause、Catch、Cure、Care)尤为重要。

 
Warnick称,这四个“C”是孩子在遭遇亲人重病、生命垂危或去世时常常会碰到的四个问题,她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努力予以解决,即使孩子没有主动提出这些问题。
 
致病原因:在遭遇亲人重病、生命垂危或去世时,有些孩子会问自己“对此我有责任么?”Warnick称,许多家长在发现自己的孩子一直纠结于是否是因为自己做了某些事情才导致亲人生病或死亡后感到非常惊讶。Warnick曾经碰到过一些孩子认为自己的妈妈之所以会得咽喉癌,就是因为经常和他们生气喊叫和帮他们打扫房间等事情导致。Warnick称,他们真的希望这些家庭能让孩子知道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发生这种事情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接受现实:Warnick称,许多家庭都会避免和孩子直接谈论重病,因此他们并不会告诉孩子“爸爸得了癌症”或“爸爸得了渐冻人症(ALS)”,而是会说“爸爸病了”。而对于孩子来说,生病就是得了托儿所里的传染病,或是一个人得了流感然后又传染给另一个人,因此这会让他们感到害怕,他们常常会想自己是不是也会患病或是被传染。所以,这些家庭应该对孩子实话实说,告诉他们仍然可以拥抱和亲吻自己的爸爸。 

 
医治情况:你必须让孩子知道他们不可能治愈这些疾病。Warnick称,虽然这并不是孩子们能够控制的事情,但许多孩子都会运用他们的想像力和自己达成一些协定,比如如果他们能够治愈这些疾病,他们永远都不会再和妈妈作对,当然,接下来他们仍然会继续和妈妈对着干。Warnick曾经碰到过许多孩子都固执地认为如果他们做一些事情,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照顾问题:这是孩子的最大担忧之一。Warnick称,比如在父母或主要照顾人患病或去世时,许多孩子都会想“以后谁照顾我呢?”或是在有亲人去世时,一些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担心自己的父母或现在正在照顾他们的人也会离他们而去。许多孩子真的很担心这个问题,有些家长在碰到这个问题时,会安抚孩子说自己永远都不会离开他们。但是,家长并不应该对孩子作出这样的承诺,而是应该说“我很可能会活到很老,但是如果我发生了意外,也会有人来照顾你。”因为让孩子知道自己不会没有人照顾会让他们安心许多。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