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评论:加国选民应该关注政府赤字支出

Canadian voters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government deficit spending
来源: 大中报 泊然

 
《环球邮报》4月5日发表的一篇由加拿大经济政策研究院(The Conference Board of Canada)高级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Craig Alexander撰写的观点文章称,随着预算季临近尾声,联邦政府和一些省府公布的赤字预算案不禁令人担忧。虽然当前的经济状况可以为政府继续维持财政赤字提供一些理由,但这些政府显然也很乐于这样做。对此,部分解释是加国人士已经赋予政客寻求赤字支出的社会许可证。
 
这也是加国近期以来发生的戏剧性改变。在1990年中期联邦政府债务危机发生后,国内舆论一致呼吁政府运作平衡预算促使当局采取了审慎的财政政策。但是,这种舆论声现在已经消失不见,要想重新唤起,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在1990年代中期,金融市场越来越担心政府债务,《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还发表了一篇令人尴尬的文章,称加元正在变成北方的比索。随着这个问题引发更多关注,舆论开始大转向。当时有许多民调显示财政赤字已经成为加国人士最关心的问题,甚至已经超过常年排在最关注问题之首的医疗健保问题。为了回应舆论,联邦政府努力消灭赤字,成为平衡预算的强烈支持者,从而也为政府实施审慎的财政政策奠定了基石。公众舆论也促使各省政府致力于平衡财政,一些省府甚至通过了平衡预算法案。换句话说,也就是舆论是促使政府审慎理财的关键要素。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公众舆论已经发生了改变。在2015年的联邦大选中,有不少选民都投票支持包括赤字支出在内的选举政纲。在这之后,联邦财政赤字不断增加,并且预计将会一直持续至2050年。这也意味着联邦财政赤字是结构性赤字,因为未来的经济增长不足以产生消除财政失衡所需的税收。与此同时,一些省府也进入赤字状态。比如安省在经过多年努力后终于在今年3月结束的财政年度实现了预算平衡,但省府随即又计划在未来六年实行赤字财政。

 
以下是加国人士为什么应该关注政府赤字支出的六个原因:
 
第一,加国经济正在全速发展。目前国内有超过85%的企业已经达到或是接近满负荷运转状态,并且失业率处于19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水平。在这种环境下,加国无需财政刺激。
 
第二,各级政府应该做到有备无患,因为经济周期是确定的,衰退是其中不可避免的部分。现在距离加国遭遇最近一次经济衰退已有近十年,而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来袭时,加国将需要实施财政刺激政策,而这可能导致政府借贷更多资金。
 
第三,财政赤字会限制企业投资和生产力增长。因为在政府运作赤字财政计划时,企业会预期政府最终必需通过加税来平衡收支,因此他们对投资会持更加谨慎的态度。

 
第四,加国正面临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财政挑战。随着婴儿潮一代步入老龄,他们将会离开劳动力队伍,并需要越来越多的医疗健保服务。但各省并没有足够的财力去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健保需求。虽然联邦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转移减轻压力,但联邦和各省政府现在就应该做好财政管理工作,以便满足未来的人口财政需求。
 
第五,财政赤字会带来沉重负担,尤其是会拖累我们的后代。因为政府必须筹资运作赤字财政计划,因此债务也会随之增加。也就是说,政府未来的收入中将有更大份额用于偿还债务利息,而用于支付债务利息的每一元钱都不会再花在诸如医疗健保或教育等其他重要的优先事务上。诚然,目前利率比较低,这也使得债务成本很便宜,但即便是在低利率时期,债务利息负担也会随着债务累积而增加,更何况利率在未来很有可能上升。

 
第六,加国正处于赤字支出不断增加的状态。在政府致力于平衡收支时,部长们更容易拒绝为一些新计划提供资金。而在政府计划实行赤字财政时,部长们更难拒绝新要求。
 
虽然加国并未处于财政危机边缘,但历史已经清楚表明政府应该努力坚持审慎理财。经济学家和政策学家一直坚称实现预算平衡很重要,但加国选民也需要就此进行反思,并让自己坚信这是正确的做法。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