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怎样才能让不断上涨的公寓费坑了自己?

How not to get hammered by rising condo fees
来源: 大中报 侯东南

 
《环球邮报》5月17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从事律师职业的丹尼斯•拉什(Denise Lash)最近想要购买一套公寓,她最终所做的决定主要是取决于一连串数字而不是房屋的外貌。
 
身为Lash Condo Law.公司创立者的拉什表示,她知道一栋公寓大厦房龄为10年,她也认识公寓管理委员会的人,她很喜欢这栋大厦里的公寓单位并决定购买,因为如果她要购买一套公寓,她会先进行全面彻底的了解,然后通过公寓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储备资金以及房屋的维护情况做出最终的判断。
 
在房价持续高涨的当下,很多购房者都将目光投向了公寓。对于买不起独立住宅的年轻人来说,价格相对便宜的公寓更容易负担;对于老年人来说,入住公寓就不用再爬楼梯、修剪草坪或清理车道。但是,购买公寓也有令人烦心的地方,那就是公寓业主每个月都必须支付公寓特有的维护费,并且这一费用有可能大幅上涨。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公寓业主所缴纳的费用是否能够保持稳定主要取决于公寓管理委员会是否能够很好地规划未来的维护成本及预算。《渥太华公民报》(Ottawa Citizen)最近曾报道称,有两栋公寓大厦的住户被告知因为大厦需要进行维护,要额外花费$230万元资金,因此他们除了需要支付现有的$700元左右月费,每月还要多支付约$800元维修费。现在,这两栋公寓大厦内的一些居民正考虑出售自己的公寓单位,还有人则怀疑大厦内的许多老年住户是否负担得起这笔额外费用。
 
拉什指出,代表公寓买家的律师应该仔细查看可以显示公寓管理委员会预期的  月费涨幅和特殊评估的物业状况证明(Status Certificate)。在拉什看来,从物业状况证明可以清楚看出公寓管理公司的财务现状。

 
拉什同时称,公寓买家还应该仔细调查负责管理公寓的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律师通常都知道哪些物业管理公司名声卓越,哪些臭名昭著。
 
在买家决定究竟是购买新公寓还是旧公寓的过程中,公寓费用上涨或进行特殊评估的可能性常常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但拉什并不认同有关老公寓因为长期损耗而导致诸多维修或养护问题,从而公寓费上涨风险更高的普遍观点。
 
拉什称,她的一些客户在购买老公寓后,给出的反馈是他们感觉这些老房子质量更好,他们觉得老公寓更结实耐用,并且使用面积也更大。但从另一方面看,老公寓可能节能效果较差,需要花大钱进行改造才能跟上一些新趋势,比如添加可为电动车充电的充电站。

 
毫无疑问,老公寓也会面临许多维修问题,比如,一些老旧公寓建筑安装了用于替代铜管道的Kitec水管,但现在已经证实Kitec管容易遭到腐蝕﹐会发生漏水甚至水管爆裂等问题。因此,如果你购买的公寓安装的是Kitec水管,那你还必须准备一笔在必要时更换水管的预算。
 
拉什也不认同购买新公寓显然可以节省大笔开支的论点。拉什称,首先电梯就是一个大问题,她曾在新建的电梯公寓楼里发现很多问题,此外,一些新建公寓大厦存在噪音问题。
 
根据Condos.ca网站的报道,去年多伦多公寓的平均维护费是每平方英尺65分,其中最低的维护费是每平方英尺22分,最高的维护费是每平方英尺$1.35元。去年多伦多公寓维护费的同比平均涨幅为2.5%,远远高于1.6%的通胀率同比涨幅。
 


Condos.ca网站警告称,买家应该谨慎对待维护费远远低于其他公寓建筑的公寓单位,因为如果这些公寓是以低费用为卖点吸引买家,那也意味着其公寓委员会的储备资金不足以满足未来的维护需求。
 
上述那些渥太华公寓业主的遭遇也表明业主有必要准备一笔储备资金。就像公寓委员会拥有储备资金一样,个人公寓业主也应该准备一笔应急资金。公寓业主可以拿出一笔钱,比如$1万元或$2.5万元存在一个高利息储蓄账户中,然后只有在进行特殊评估,或是出现与所购公寓相关的紧急财务问题时,才可以动用这笔资金。
 
拉什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未雨绸缪才是明智之举。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