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很多抑郁症患者发现自己无法停用治疗药物

来源: 大中报 李钊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基于美国联邦数据的一项新分析,美国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的人数正在激增。约有1550万美国人服用抗抑郁药至少已五年,这一数据几乎比2010年翻了一番,是2000年的三倍多。同时,约有2500万美国成年人,像Toline一样,服用抗抑郁药物至少已两年,这一数据比2010年增加了60%。
 
患者托琳(Victoria Toline)站在厨房的桌子旁,稳住自己的双手,用小滴管从一个瓶子里取出一滴液体服下。这是她已服用了三年的抗抑郁药Zoloft(舍曲林)。
 
抑郁状况最初得到好转后,27岁的托琳打算停止用药时,她的身体开始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头晕、思维混乱、疲劳……。她只能慢慢地减少药量,直到九个月之后,她才克服了停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抗抑郁药帮助数百万人缓解了抑郁和焦虑,被广泛认为是精神治疗的重大进步。也许有些人能在抑郁症状好转后成功停药,但“无法停药”正逐渐成为一个日益增长的严重问题。很多试图停药的人说,他们根本无法做到,他们也从未被告知该如何停止服用抗抑郁药以及停药会带来哪些不良反应。

 
无人告知患者停药风险

54岁的海姆佩尔(Robin Hempel)居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是4个孩子的母亲。21年前,因患有严重的经前期综合征,她在妇科医生的建议下开始服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
 
药物缓解了海姆佩尔的经前期综合征,同时也让她在九个月内体重增长18kg。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有人提前告诉我停药之后的风险,我绝不会服用它。停药一年半后,我还有很多问题。现在的我已经不是我了,我失去了创造力和活力。海姆佩尔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了。”
 
在采访中,数十位出现停药不良反应的患者都有相同的经历:抗抑郁药一开始的确减轻了情绪障碍,但之后一年里,药效变得没那么明显,而停药后的感觉比预想中的更加难受和异常。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精神科医生就已发现停用抗抑郁药存在着风险。
 
停用抑郁症药物具有风险

1997年,在药物生产商Eli Lilly赞助的一次会议上,一个大学精神科医师小组发表了一份长篇报告,详细描述了抗抑郁药物停用后的临床症状,包括身体平衡障碍、失眠和焦虑,而这些症状在重新服药后又会消失。
 
但很快,该话题从科学文献中消失。政府监管机构并没有关注这些症状,他们认为,控制急剧扩大的抑郁症病情才是更严重的问题。

 
药物生产商不愿意赞助昂贵的停药研究,而联邦政府科研经费也无法填补研究的费用缺口,最终也就导致了供医生和患者阅读的药物标签里,几乎没有如何安全停药的说明。
 
公开发表的关于抗抑郁药物停用反应的研究极少,这些研究发现某些抗抑郁药物比其他抗抑郁药物更难戒除。原因是不同的抗抑郁药拥有不同的“半衰期”,即停药后人体清除药物成分所需的时间。
 
“半衰期”相对更短的药物,比如郁复伸和帕罗西汀,会比百忧解产生更多的停药症状,因为百忧解的成分停留在人体中的时间更长。
 
在最早一份停药研究中,制药商Eli Lilly的研究员让试验人员服用左洛复、帕罗西汀和百忧解,然后突然停药一周。服用帕罗西汀的人有一半出现严重的眩晕,42%出现思维混乱,39%出现失眠。
 
相反的是,服用百忧解的试验人员并没有在停药后产生明显症状,这并不意外。因为人体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完全排出百忧解的药物成分,所以一周的停药并不能测试到它的停药反应。

 
最后,该研究团队称:“我们对于抗抑郁药停药反应获得的信息不足,所以无法得出缓解停药反应的措施。”
 
在对制药商Eli Lilly另一款药物——欣百达的研究中,测试人员平均出现2到3种停药反应,最常见的包括眩晕、恶心、头痛和知觉异常,即一种大脑受到电击的感觉,很多人称其为“脑触电”。大部分症状持续超过2周。
 
34岁的博士斯多克曼(Tom Stockman)是一名东伦敦的精神医生。他在停止服用欣百达后的18个月中,出现头晕、思维混乱、眩晕和“脑触电”症状。他说:“我花了一年时间才戒除药物,一年啊。”
 
为了安全缓解这些症状,他每天逐渐减少服药量,这是他成功停药的唯一方法。他说,“我知道有些人会出现停药反应,但我完全不知道反应会有多严重。”
 
汉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博士麦根(Derelie Mangin)说:“事实上,现阶段(关于停药反应)的科学研究还不够充分。”
 
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吗?

目前,不仅仅在美国,在其他许多发达国家,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等处方药物的人数也在增加。

 
过去十年,英国服用处方药的人数增加了一半。今年1月,英国卫生部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处方药的依赖和停药问题进行检查。
 
在新西兰,处方药使用率也处于历史最高期。一项对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等处方药使用者的调查发现,四分之三的使用者认为,停药难是他们最常见的问题。
 
然而,对于停用抗抑郁药,医学界还没有具有科学依据的指导方针,没有办法确定停药会产生哪些高风险,也没有办法为每个人量身定制适当的停药策略。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医学院教授肯德瑞克(Anthony Kendrick)说,实际上有一些人一直断断续续没有彻底停药,因为很难确定他们彻底停药后会出现哪些麻烦。目前在政府的资助下,他正在通过在线和电话的方式为开药的医生和用药的病人提供停药方面的帮助。
 
“在不知道是否对患者有好处的情况下,我们真的应该让这么多人长期服用抗抑郁药吗?”肯德瑞克在接受采访时提出这个问题。
 
抗抑郁药最初被认为是一种短期用于治疗情绪问题的药物,只需6到9个月时间,使用者就可以度过情绪危机。后来的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可以预防抑郁症复发,但在研究中,很少有用药超过两年的。

 
在美国,一种药物一旦被批准,医生就有很大的自由给患者开处方。尽管没有长期用药方面的研究,医生依然无限制的让数千万美国人服用抗抑郁药物。
 
杜克大学精神病学名誉教授弗兰西斯(Allen Frances)说,大多数人最初使用抗抑郁药物往往是简单的问诊,而并没有明显的抑郁症特征。他们服用药物后通常情绪问题会有所改善,这些改善是基于时间的流逝和服药带来的心理安慰产生的效果。
 
但医生和患者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是抗抑郁药物起了效果。所以双方都认为应该继续用药,这种无用的处方因此可能会持续数年或者终生。
 
药品制造商不否认停药会出现副作用

卡拉莫(Peter Kramer)医生是一名精神病学家,他撰写过多本关于抗抑郁药物的书。他说,虽然自己通常会让一些轻度到中度的抑郁患者停药,但有患者反馈说,继续用药让他们感觉更好。
 
但抗抑郁药并不是无害的,这类药物通常会导致情绪麻木,体重增加等问题。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在接受问卷调查时表现出了一种难以估量的不安情绪,他们说,每天服药让他们不得不怀疑自己的恢复情况。

 
最近一项针对250名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患者的调查显示,有一半的人表示他们可以成功停药,有一半的人表示停药产生的副作用让他们很难戒掉。在另一项针对180名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患者的研究中,超过130名患者停药后出现了副作用,近一半的人说他们对抗抑郁药物上瘾。
 
药品制造商也并不否认一些患者在试图停药时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辉瑞制药公司的发言人比格(Thomas Bieg)称,停药产生的综合症因用药剂量和个体差异而不同。他提醒患者与医生加强沟通,逐步减少药物用量,直至完全停止用药。但他也表示,辉瑞公司无法为患者提供具体停药的办法,因为公司也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制药商Eli Lill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仍然致力于百忧解和Cymbalta的生产以及这两种药物的安全和效果研究,这是两种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认证过的受欢迎的抗抑郁药。但该公司拒绝宣传停药后遗症的普遍性。

停药问题或许很快能有答案

麦克马斯特大学的曼金(Mangin)博士领导的一个科研团队正在新西兰进行药物戒断研究,这项严格而长期的研究最近将完成第一次试验。
 
科研团队将志愿者随机分成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缓慢减少药量,在一个多月内服用有效成分逐渐减少的胶囊;另一个小组被告知他们的药量也在减少,但实际上服用的是含有正常药量的胶囊。
 
研究人员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对两组志愿者进行跟踪观察。目前数据还在持续收集中,研究结果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

 
现在,对于没有能力停药的患者,医生建议采取“微量减药”的方法:逐渐以极小的水平减少服药量,完全停药可能要花费9个月、一年、两年,或者视情况而定。
 
患者德兰诺(Laura Delano)在尝试停止服用几种精神类药物后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她认为医生建议的减药量太快了。为此,她创建了一个名叫“戒断计划”的网站,提供各种精神药物停药反应的信息,包括如何减少药量的指南等。
 
蒙塔谷(Luke Montagu)是一名企业家,他也是伦敦询证精神病学委员会的联合创始人。该委员会在英国推动对抗抑郁药的上瘾和依赖症状的研究。他说:“我们用了非常长的时间才让人们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你可以看到患者群体在网络上组成了一个社区,他们在药物戒断上相互帮助,并在没有医生帮助的情况下研究出了最好的戒断方法。”

东伦敦的精神科医师斯多克曼也一直怀疑停药反应的严重性,直到这些反应出现在他自己身上。最后,他通过“微量减药”的方法缓解了停药的不良反应。“当我在家附近散步,经过一片森林,我突然意识到我又能重新体验所有的情绪。我感觉到鸟叫更响亮,颜色更鲜艳,而我更快乐。这对我来说是个意义重大的时刻。”
 
他说,“许多患者并不相信自己能停止服药。这种情况应该停止了。”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