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实施全国公费吃药一定会加税,前国会预算官警告

National pharmacare will require tax hike, former budget watchdog warns
来源: 大中报 李钊

 
《环球邮报》7月15日报道称,有关全国药保计划的辩论已经在加国持续了数十年,前国会预算官佩奇(Kevin Page)本周将就全国药保计划的成本向各省省长直言不讳地传递一条信息,那就是如果加国民众想要一个全国药保计划,就必需面对税费上涨。
 
佩奇现在在渥太华大学的一个智囊团担任负责人,他将于本周五向加国各省和特区领导人介绍立法者应该知晓的有关制定一个由公款资助的全国处方药药保计划的信息,其中就包括上述这条信息。
 
在此之前,联邦自由党政府已经委任前安省卫生厅长霍金斯(Eric Hoskins)领导由一群顾问组成的委员会就全国药保计划向加国民众进行咨询,并探讨可行的选择。该委员会将于明年提交相关报告,届时全国药保问题肯定会成为联邦竞选期间的主要议题之一。
 
全国药保计划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至今尚未有答案,那就是谁为该计划买单?

 
去年秋天,国会预算官发表的一份分析报告曾估计实施全国药保计划每年需耗费高达$200亿元的资金,这相当于加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约1%,同时也是联邦政府未来几年的年度赤字预测额的两倍。
 
佩奇称,制定全国药保计划的理由很充分,因为该计划可以帮助加国民众节省大笔自费药费,并让全国各地的健保医疗费用变得更加一致。国会预算官办公室2017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实施全国药保计划每年可为加国民众节省逾$40亿元处方药费。
 
但佩奇表示,渥京的库房现在已经捉襟见肘,他同时警告称,如果全国药保计划的成本全部由渥京承担,联邦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将变得不可持续。佩奇同时称,总的来说,加国各省的财政形势更为严峻。
 
佩奇的陈述是基于他负责的加拿大财政研究与民主学会(Institute of Fiscal Studies and Democracy)在上周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建议通过削支和加税为全国药保计划供款。

 
佩奇认为如果加国民众真的想要实施全国药保计划,那就不可能避免加税。佩奇称,其中一种选择就是将消费税(GST)提高2个百分点,重新回到7%。
 
佩奇在接受参访时称,从政治角度来讲,加税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但他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真的需要做这种事情,并且不得不去做。那么除了加税,在他看来并没有其他能够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
 
佩奇将在新布伦瑞克省的圣安德鲁市(St. Andrew)和各省省长会面,届时省长们将在那里参加联邦理事会(Council of the Federation)会议。佩奇称,如果不加税,加国各省府将会看到自己的财政赤字远远超过现有水平,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他认为各省财政赤字可能会因此增加一倍。
 
佩奇支持的观点是,在某些情况下,公务员有责任告诉纳税人加税符合他们的利益,这也是能让政客更加容易地实施不受欢迎之决定的一种方法。
 
佩奇称,他认为即便是从财政角度来看,实施全国公共药保计划也是相当诱人的。就数字而言,这种公共系统显然能让加国民众节省大笔药费开支,目前加国人士背负着沉重的药费负担。

 
《加拿大医学协会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去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就相同的基本药物而言,加国的药物开支要远远高于瑞典、新西兰和美国退伍军人药保计划的药物开支。研究发现,美国退伍军人药保计划的常用基本药物开支比加国低47%,瑞典的全国药保计划的常用基本药物开支比加国低60%,新西兰的全国药保计划的常用基本药物开支比加国低84%。
 
长期以来,健保体系倡导者一直呼吁渥京与各省和特区合作,共同实施可让所有加国人士受益的全国公共药保计划。
 
批评人士称加国现有的健保系统是由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的健保网络拼凑而成,这也导致350万加国人士无力负担他们所需的药物。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