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如何做到大学一毕业就有一份工作?

来源: 大中报 李钊



《环球邮报》前不久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我们都应该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如果你也是将于本月步入大专院校和大学的众多加国学生之一,那你肯定不仅仅只是想要接受高等教育。说到底,你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一份工作,最好是能够专业对口并且收入不菲的好工作。
 
目前,加国各地高等院校的营销部门都在支持这一目标,并援引各校在广告中和网站上宣传的近期毕业生的高就业率作为依据。因此,对于所有学生以及进行招生宣传的人来说,高等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为就业做好准备。
 
可是,并不是人人都认同这个观点,比如在2014年,时任卑诗省加拿大奎斯特大学(Quest University Canada)文科学院院长的大卫•赫尔方(David Helfand)就曾发表文章称,大学教育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而不是掌控一套就业技能。
 
但是,高等教育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仅仅让学生掌控就业技能或是学会思考,而是两者兼而有之。
 
各大学的商业和工程学院,以及大专院校提供的数千门课程,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硬技能的理论知识。比如,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会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独立思考者,以及提高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证明你的学习能力。换句话说,这是在帮助你掌握越来越受雇主青睐的软技能。


 
在课堂之外,大学校园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可以帮助你建立新的关系网,获得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探索自己的兴趣。
 
以下是有助于你充分利用大学学习经历拓展就业前景的一些TIPS:
 
从现在就开始留意

在新学年开始时,校园里就会出现许多从明年夏天开始工作的招聘广告。虽然你可能更加专注于上课、加入各种团体、俱乐部和活动,以及寻找兼职工作,但你也应该花一点时间留意并参与九月在校园内出现的各种与你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活动。探寻前来校园招聘的雇主信息的最佳地点是学校的学生就业中心。
 
积极参与

如果你喜欢政治,可以加入学生会。如果你喜欢写作,可以加入学生报纸。如果你对支持性事务感兴趣,也可以在校园内找到志趣相投的组织。在许多学校里,你还可以找到获得类似工作体验的机会,比如帮助筹划和完成会议。虽然参与这些组织本身并不会让你在就业市场脱颖而出,但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积极参与其中就好像其他生活经历一样,可以让你获得结交新朋友,掌握新技能和提高自信心的机会,并能让你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擅长干什么,不擅长干什么。


 
参加校园活动

在上大学后,除了课堂上的学习,你还可以享受一些免费或近乎免费的服务和活动,而在毕业后,你如何想要享受这些服务和活动就必需自掏腰包了。比如,你所上学校的学生就业中心就是一个例子。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例子是由全国各地高校赞助的贯穿全年的各种演讲、报告和戏剧活动,这些活动有时候是由学生组织,有时候是供学生参与。参加这些活动可以让你了解课堂上不会接触到的不同理念,或是帮助你学习新技能。你可以在你的大学或学生会的网站上查询即将举办的活动的信息。
 
建立真正的人际关系

摩根称,在他创办自己的公司时,有很多人都问他是否有正式的顾问委员会,他没有这个委员会,但他拥有一个由家人和朋友组成的良好人际网络,在这个网络里有许多人都是他在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读书时认识的人,他们有能力并且也愿意帮助他了解想要涉足的行业,并告诉他在创业时必需知道的东西和需要做的事情。摩根称,多年来,“网络”这个词已经成了陈词滥调,但实际上,真正的人际网络,特别是通过你在大学期间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而建立起来的人际网络是非常有用和有益的。
 
总结
如果你按照以上这些建议行事,你在大学阶段会积累下各种经验。你必需抱着前瞻性的远见,不断积累这些经验,并从这些经历中吸取教训。这样一来,在你今后准备应聘简历时,其中的内容就会更加丰富,而你在和招聘人员交谈时,除了自己学校的名声,你还可以谈谈你参加过的活动和做过的兼职工作。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