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是付碳税,还是让政府骗你? :《环邮》社论

Globe editorial: Do you want a carbon tax, or do you want to be lied to?
来源: 大中报 梁楚怡

 
《环球邮报》12月26日发表的一篇社论文章称,现在看起来,碳税的推行似乎已经变得步履维艰。
 
法国的“黄马甲”抗议活动已经迫使态度一向强硬的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12月初取消上调燃油税的计划。
 
在美国,华盛顿州的选民也在11月中期选举周期中通过投票断然反对实施碳税。
 
与此同时,从新不伦瑞克省到萨斯喀彻温省的加拿大各省省长也都强烈反对联邦自由党政府推出的碳定价计划,联邦保守党也在抓住每一个机会对碳定价计划进行猛烈抨击。
 
社论称,推行碳税过程中遭遇的政治阻碍甚至已经开始让其他一些支持碳税的政策专家变得踌躇。经济学家Mark Jaccard本月曾在《环邮》上撰文称,尽管碳定价机制可能是应对气候变化最为经济的手段,但许多政客仍有充分理由倾向于支持调控。
 
事实已经证明,在一些地方推行碳税并非易事。但人们应该牢记的是,通过碳定价机制减排并非只有弊没有利。
 
《环邮》的社论指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没有轻松便捷的方法。开征碳税虽然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在通常情况下这却是最坦诚,同时也是经济损害最小的减排方式。选民应该提防那些对此予以否认的领导人,因为他们很有可能是想通过其他方法让你掏钱,或是根本就不关心气候变化问题。

 
一些左翼环保主义者和民众乐于接受碳定价机制。他们呼吁政府在不久的将来只允许电动汽车上路(卑诗省最近已经宣布到2040年该省所售新车必须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并强迫使用天然气的工厂转为用电(卑诗省近期准备实施的另一项计划),或是要求他们缴纳碳税或类似税费。
 
进行明智的调控也会起到一定作用。比如设定新车的燃油效率标准,禁止使用白炽灯,通过禁止廉价但耗能的选择征收隐性税。要求推行减少浪费之消费技术的调控规则有一大优点,那就是收银机的成本会被今后有所降低的账单抵消。
 
但是,这种调控方式也存在局限性。例如,使用LED灯泡并不会让加拿大实现在《巴黎协定》中承诺的减排目标。与此同时,由于加拿大的汽车供应链与美国的汽车供应链紧密缠绕,因此两国的燃油效率标准必须保持紧密一致,即便川普政府最近已经冻结美国的燃油效率标准。
 
社论文章称,能够有效减排的监管规则并不是免费的,人们需要为此花费大代价,无论是纳税人、地方税纳税人还是消费者都得掏腰包。安省逐步淘汰燃煤发电厂实际上就是一项很有成效但代价高昂的碳税,其有助于将能源部门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近20%,但同时也将安省的电费推高了70%。同样,一味强迫人们去开Tesla和Nissan Leafs等电动车会让大部分司机付出高昂代价,而如果政府对电动车提供补贴,那纳税人就要付出高昂代价。这或许是个好主意,但这实际上就是变相征税。

 
可以替代碳定价计划的一种新兴保守方案是与企业合作以促进绿色技术的发展。而这通常都意味着纳税人要为企业提供补贴。最近获得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巴拉索(John Barrasso)支持的一项计划就提出向使用“碳捕捉”技术的企业提供税惠。这不见得是个坏主意,但无论以何种方案替代碳税都不是免费的。
 
安省保守党政府甚至都懒得去和联邦自由党政府打口水仗,他们直接宣布将会拨款$4亿元作为“碳信托基金”,以和行业合作减排。他们完全可以抵制碳定价计划,因为花纳税人的钱和要求消费者掏更多钱效果是一样的。
 
当然,四年花费$4亿元并不算多。但问题是,没有人指望安省保守党的计划会产生大的影响。在减排问题上,要么就是花大代价取得明显成效,要么就是花小钱没效果。
 
社论指出,开征碳税代价高昂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批评人士称这正是问题所在,因为人们不喜欢被征税,所以应该通过监管方式悄悄征收这项税费。选民应该清楚了解这些选择,这就好像吃药,有时候药是放在勺子里直接送进我们嘴里,但有时候药也可能会在我们左顾右盼时混入我们的饮料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