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曾拥有辉煌政治生涯的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去世

来源: 大中报 王飞



大中报综合讯:根据BBC的报道,9月26日周四,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Jacques René Chirac)逝世,享年86岁。

根据德国之声的报道,近年来,希拉克由于健康原因数次住院,很少公开露面。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鲜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一次中风使在政治对手和支持者那里均有"推土机"之称的希拉克在肉体和精神上遭受重创。公众最多只能偶尔透过其妻贝尔纳黛特(Bernadette Chirac,自大学时代的忠实伴侣)得到一些来自他位于塞纳河左岸的那套豪华公寓的信息。

1932年11月29日出生于巴黎的希拉克,政治家乡是乡村风情浓郁的科雷兹镇(Corrèze)。然而, 他的权力基础却还是首都。在那里,他上了大学;70年代,他在那里创建了他自己的戴高乐运动--"共和国民主联盟"(RPR);1977年,他当选为巴黎市长。



政治生涯起起伏伏
在超过40年的时间里,希拉克活跃于政治舞台。他发迹于1962年。在巴黎政治学院(Sciences Po)和国家行政学院(ENA)这两家精英高校毕业后,30岁时的他成为蓬皮杜(Georges Jean Raymond Pompidou)总理政府中的一名办事员。未出几年,希拉克遂获得蓬皮杜内阁中的一个部长职位。两年后,在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担任总统期间,他又晋升为总理。49岁,这位雄心勃勃的保守派人士首次竞选国家最高职位,但未成功。1981年和1988年,他两次败给了社会党籍的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

希拉克1995年至2007年两度出任法国总统。

政治明星希拉克在巴黎发迹,却也在巴黎陨落。他在总统任期内的第一批决定便遭来强烈抵抗。在选战中,希拉克曾宣布,要弥合"法国社会的创伤";及至进入爱丽舍宫,他却使民众成了自己的对立面。他所领导的政府的广泛社会改革计划导致发生剧烈社会冲突。



他曾在国内推出的重大政治改革包括将总统任期从七年减至五年。在国际舞台,2003年,希拉克曾经强烈反对美国入侵伊拉克。法国的否决票对巴黎和美国、英国的关系带来长期影响。

在其政治生涯末期,他还在首都经历了最大的羞辱:随着失去总统享有的豁免待遇,2011年,巴黎一家法院以"挪用公款"、"滥用职权"和"谋取非法利益"罪判处他两年监禁,缓期执行。这个共和国历史上针对一名前总统的首次审判案是对希拉克18年巴黎市长任期的一次司法清算。

他的反伊战立场
在外交领域, 希拉克比在内政上要成功些。然而,在这里,他总统任期之初也不乏错误:他宣布要在穆鲁罗瓦环礁(Mururoa-Atoll)重新进行核试验,引来众邻国及许多盟国的抗议;联邦德国总理科尔(Helmut Kohl)对希拉克这位法国新任总统居然事先不与德国伙伴打招呼,耿耿于怀。科尔的社民党籍后继人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起初也同那位新戴高乐主义者颇有芥蒂,直到俩人作为反伊拉克战争阵线的首领联手反抗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为止。2003年,希拉克的选民受欢迎度达至巅峰。



不过,在第二任期内,希拉克也多次失去了他通常具备的灵敏的权力政治直感。尽管法国宪法并不责成他那么做,这位亲欧总统仍信心满满地指定举行欧洲制宪公投。2005年5月,赞同者们在公投中惨败。总统原该于此时引咎辞职,然而,希拉克留了下来,度过了任期的最后两年,却再也未能找回政治上重振旗鼓的力量。就在这两年内,巴黎郊区爆发了严重骚乱。

强使法国人接受改变
2007年,他的继任者萨科齐(Nicolas Sarkozy)迁入爱丽舍宫。此时,法国人对前总统的看法再一次发生变化。很多人鄙视这个被认为活跃过度、一心向钱看的萨科齐,希望那位情感细腻的亚洲艺术的钟爱者重返政坛:他的亲民、平易近人的风格赢得不少法国人的心。

有12年总统任期的希拉克为他的国民留下了大量未完成的社会改革项目,但也打下了若干重要的基础。废除义务兵役制、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实战军队、禁止在公共大中小学校佩戴(穆斯林)头巾都是那时创下的基础。



对官方历史描述的中心修正也使这位总统赢得国内外的广泛敬意。希拉克首次以总统身份公开承认法国在纳粹占领时期曾参与对法国犹太人的迫害和谋杀。直到今天,尤其是这一历史遗产的影响超越了他的总统任期。

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外交
根据BBC的报道,希拉克对中国兴趣浓厚,他的中国历史知识有时候居然能让中国人感到意外。

一次在中国访问期间,希拉克问中国领导人江泽民的助理,他是否知道隋朝有多少皇帝。对方回答有两个,文帝和炀帝。



但是希拉克纠正说,隋朝还有个鲜为人知的小皇帝,在唐朝开始后才死去。

报道说,希拉克曾把西安出土的兵马俑称作"世界第八奇迹",还曾表示过,想拍摄一部有关唐朝诗人李白的电影。

1989年中国当局派遣军队镇压北京抗议事件之后,中国遭到西方国家的谴责和制裁。但希拉克在2004年表示,反对欧盟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并说欧盟的禁运没有任何道理。

希拉克当时对中国领导人胡锦涛说,“(禁运措施)背后纯粹就是对中国的敌视。”希拉克因此受到人权活动人士的谴责,他被指责对那场屠杀的受害者及其家人“不敬”。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