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特斯拉、福特等车厂状告川普政府 要求停止对中国加征关税

来源: 大中报 冯惠蓉

 
(大中报/096.ca讯)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特斯拉是这一阵营的最新成员。特斯拉还要求退还过去两年因加征关税而支付的税款。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中美之间旷日持久的贸易战中,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大量关税,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今年以来,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早已延伸到贸易之外,在科技、外交等领域的争端也迅速升温。
 
过去几天,多家汽车制造商在位于纽约的美国国际贸易法庭,发起诉讼。
 
梅赛德斯-奔驰在起诉书中指责华盛顿“发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无节制的、无限度的贸易战,影响了从中国进口的超过5000亿美元商品。”

 
特斯拉则称,美国施加的关税是“武断的、反复无常的,是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希望取消关税,同时“退还已支付的进口税,并支付利息”。
 
马斯克对关税的意见发生反转。
 
在贸易战之初,马斯克在推特上抱怨中国的关税,称中国对美国汽车征收25%关税,美国对中国仅2.5%,对于美国车厂而言“像是穿着铅制鞋子跳舞”。他呼吁中美应该在汽车销售上遵守平等原则。
 
然而,中美贸易战正酣之际,特斯拉获准在中国上海建设全资工厂,不到一年内,工厂完工投产,并在疫情中承担了特斯拉的主要产能。
 
除了特斯拉和梅赛德斯-奔驰,沃尔沃和福特等大型车厂也提出相似诉讼。
 
中美贸易战 
2018年的这场贸易战,发生在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
 
美国总统川普长期指责中国不公平贸易和知识产权盗窃。
 
中方则认为,美国的举动则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为全球经济强国。

 
今年年初,两国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为争端画上一个休止符。华盛顿在涉及16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上有所退让,特别是消费类电子产品。
 
然而,此后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大规模升级。
 
本月早些时候,世界贸易组织(WTO)裁定,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不符合”国际贸易规则。
 
世贸组织表示,美国没有提供证据证明所声称的中国不公平技术窃取和国家补贴。
 
但美国反驳,WTO“完全不足以”完成对抗中国的任务。
 
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莱特希泽说,美国必须被允许“对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进行自我防御”。
 
美国车厂为何起诉美国政府?
 
背后的逻辑脉络其实既简单又清晰:川普代表的部分美国希望“去全球化”,跨国企业为代表的另一股力量则出于自身利益抵抗“去全球化”。

 
在新闻中呈现的大国博弈,经常把国家拟人化。“中国表示”,“美国认为”,“英国反对”……似乎国家是一个有着独一意志和性格的个体。
 
实际情况,国家往往不是千人一面,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力量也在互相博弈和纠葛。
 
比如在美国,按照意识形态分有自由派和保守派,按照地理分有铁锈地带、圣经带等,按照种族有主流和少数族裔,按照利益集团有石油、硅谷和华尔街等,多种力量重叠和对抗,并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美国政治。
 
作为美国主要对手的中国往往对这样的国内政治生态比较陌生,近两年日渐升温的中美对峙中,面对川普频密的个人化表达,尤其如此。
 
在TikTok禁令的剧情不断反转中,中国的舆论场有声音称:“原来美国不是铁板一块”,“川普也抵不过资本的力量”,“华尔街不会看着TikTok关门”,等等。
 
贸易战已经这么久,为何现在才起诉? 
对于这个问题,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首席教授朴之水(Albert Park)与BBC中文的一次采访可以回答。
 
贸易战的初衷是符合美国企业利益的。美国发起贸易战之初时就认为,通过迫使中国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为美国企业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那么短期内的损失会被更长远的利益所抵消。
 
但朴之水也提醒,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重点应转向短期而非长期,这点会吸引人们倾向于限制贸易战而非升级。
 
经济上的计算与政治上的计算最初是一致的,但在疫情影响下,二者发生了分歧。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