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更严格的二次封锁能帮助加拿大战胜疫情吗?

Do we need a strict second lockdown to beat the virus?
来源: 大中报 梁楚怡
 
 
(大中报/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日前发表了一篇专栏作家Andre Picard的观点文章。他质疑加拿大政治家面对正确的专家建议,却一直在折衷方案里徘徊不前。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毫无疑问,加拿大人都想和这种神出鬼没的病毒做斗争。毫无疑问,新冠病毒也没有远离我们。
 
冬天就在大家的家门口,不断恶化的数字每天都在打击我们,对疫情的疲劳正在吞噬着我们,而接种疫苗还遥遥无期,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我们是否要加倍努力的同时,还要忍受痛苦,才能扼杀COVID-19,直到我们找到可行的疫苗?我们是否要放弃之前的努力,让每个人都恢复工作,并接受大量感染和死亡的事实?还是采取“折衷”的方法,根据疫情扩散曲线的严重程度,逐步放松或收紧公共卫生限制?
 
到目前为止,根据加拿大人特点,我们基本上接受了一种中间路线的理念:封锁,但不要太紧,也不要太长时间,这个平庸的方案是不出所料的。



加拿大的疫情远没有美国的疫情严重,也无法享受到像澳大利亚人那样几乎恢复正常的生活,澳大利亚人在社区传播停止之前,一直在遵守封锁措施。不过,加拿大目前每天新增5,000个阳性病例,无论从医学上还是政治正确上都是无法接受的。
 
展望未来,加拿大,或者加拿大的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将选择哪条道路?
 
饱受争议的《巴灵顿宣言》(Barrington Declaration)的起草人士所主张的方法:放弃限制,开放经济,控制弱势群体。在加拿大没有任何吸引力。这也不难理解,因为它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奏效。
 
这仍然留下了一些相当严峻的选择。我们是要完全扼杀冠状病毒的传播,还是采取“缓慢燃烧”的方式,接受病毒会传播的事实,但要做足够的工作来平息病毒的传播,使医院不至于不堪重负,公众也不会有太多不便?
 
每一条路都会带来经济上的后果,每一条路都会给我们的心理健康、孩子的发展水平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好处和伤害,而这些我们都无法准确衡量。
 
从纸面上看,争取实现病例清零是最明智的做法。已经杜绝了社区传播的国家正在蓬勃发展。但是,正如渥太华大学流行病学家Raywat Deonandan所指出的那样,成功的国家都采取了迅速而果断的行动,进行了无情的检测和接触者追踪,封锁了边界,并推行了有凝聚力的国家战略。
 
加拿大始终没有做好这些事情。那么,我们真的有能力让严厉的封锁发挥作用吗?

分享不同信息/观点,做明智判断/决策!请点击096.ca!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实现了Covid清零,也就是他们喜欢说的“双甜甜圈”(双清零,0新增,0死亡),但代价就是封锁持续了100天。措施很严厉:公民每天只被允许走出家门购物或锻炼一小时, 晚上8点到凌晨5点实行宵禁,必要的工人需要许可证,旅行受到严格限制。学校,餐馆,宗教场所,健身房都没有开放。
 
加拿大遭受重创的省份(大西洋省份之外的所有地方)是否愿意这样做?加拿大政治家们是否有勇气实施这样的措施,执行这些规则并抵制反弹?如果有,能坚持多久?
 
在清零之前,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高峰期为每10万人63例。而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每10万人有500例左右;阿尔伯塔省为200例;卑诗省为115例。即使经过两个月的松散封锁,魁北克省差不多是150例。加拿大的起点更具挑战性。
 
很多人都在思考实施“熔断”方式,即短期、急剧的封锁,这是一种澳大利亚式的措施。但要控制一种传染病,你需要至少在两个感染周期内停止传播;对新冠病毒来说,这意味着至少28天的封锁措施,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折衷主义(Half-measures)似乎是加拿大的特有理念,只会让重启和封锁的循环不停持续下去,这让很多公众感到恐惧和困惑,不知道他们到底还能做什么。
 
短暂的痛苦换来长远的利益,这是一个吸引人的宣传。但此时,加拿大人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是多少?
 
对于有全职工作的专家来说,提出教科书式的解决方案很容易;他们只需要大声发声,无需对任何选民负责。对政治家来说,接受“折衷方案”的说辞也同样简单;它是无效的,但也是无害的。
 
所罗门的智慧和钢铁般的意志是一种罕见的组合。然而,这是加拿大所有人现在都需要的,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以度过这场疫情肆虐。我们可以选择痛苦的科学方法,也可以选择模棱不清的政治方法。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