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为何中国消费产品价格下跌不是件好事?

Why is falling consumer product prices in China not a good thing?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综合讯)纽约时报11月9日报道说,在经历两个月的平稳之后,中国的物价再次下跌,虽然国有银行为建设更多工厂注入了资金,但家庭和企业仍对消费支出持谨慎态度。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渥太华将免除加拿大人的2023年联邦住房空置税申报
会计巨头普华永道裁减加拿大员工近150人,或面临遣散待遇的法律挑战
世卫组织要求中国提供有关儿童肺炎聚集性病例增加的详细信息



在看到中国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的数据后,BBC发表了梁艳婷(Annabelle Liang)、尼克·马什(Nick Marsh)一篇文章说,这将给正在力争重振需求的中国政府带来压力。

8月9日公布CPI数据前一天,中国刚刚公布了上月的进出口数据。今年7月份中国进出口同比下降13.6%。其中,出口同比下降14.5%;进口同比下降12.4%。这些数据给中国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带来了疑问。

中国还正忙于应对高涨的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市场的挑战以及年轻人失业率高企等问题。今年预计有1158万大学毕业生毕业。

价格指数下跌让中国减轻债务变得更加困难,也会带来一些连锁反应,比如经济增长放缓等等。

“提升通胀率没有秘方,”盈丰资产管理(EFG Asset Management)的丹尼尔·默里(Daniel Murray)说。他的建议是“更多政府支出、减税以及宽松货币政策的一揽子方案”。

价格下跌什么时候开始的

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会在新冠限制措施结束后迎来消费暴涨。曾经在疫情期间节省了开支的人们突然能够也有意愿重新开始花钱,各种商业机构也努力满足这些需求。



需求的上涨如果遇到供给的缺乏,如果再加上俄乌战争带来的能源开支上涨因素,就会导致通胀。

但这种情况在中国没有发生。从全世界最严格的疫情管控措施中走出后,中国的物价并未大幅度上涨。中国上一次CPI负增长出现在2021年2月。

今年以来,由于需求减弱,中国已经有好几个月处于通缩边缘。制造商的出厂价格指数也一直在下降。

“这显示中国的内部需求很弱,同时来自全球其它地方的需求也在减弱,很让人担心,”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艾西亚(Alicia Garcia-Herrero)说。

“通缩不会对中国有所帮助。债务问题会变得更加沉重。这些都不是好消息。”她说。

为何通缩会成为问题

中国为全世界制造了相当比例的商品。

如果中国通缩继续,潜在的积极面是这将对全球其它地方应付通胀有帮助,包括英国。



但是,如果降价的“中国制造”充斥全球市场,可能会对其它国家的制造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冲击商业投资,影响就业。

中国的价格下降还可能影响公司盈利和市民消费,随后影响到原本就很搞的失业率。

它还可能导致作为全球主要市场的中国需求减弱,在能源、生产资料、食品等方面冲击全球出口贸易。

这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中国经济正在面临诸多困难,比如,中国从新冠疫情影响中复苏的速度低于预期。

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中国进出口同比下降13.6%。其中,出口同比下降14.5%;进口同比下降12.4%。低迷的贸易数据增加了外界对于中国经济放缓的担忧。

中国还在忙于应对房地产市场危机,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恒大面临崩溃。

中国政府一直试图强调所有这些事情仍然受控,但截至目前还在避免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大招。



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与经济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Prof Eswar Prasad)说,对于中国复苏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是重塑投资人和消费者的信心。

“真正重要的一点是政府能否让私营部门重塑信心,家庭能够外出,多花钱而不是多存款。商界开始投资,这在目前还没有实现。”他说。

“我认为会看到明显的刺激措施,包括减税。”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