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加拿大潜在购房者是应该等待更大幅度的降息,还是现在就出手购房?

Should homebuyers wait for bigger rate drops or jump back into the market now?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报道说,随着春季的临近,加拿大许多城市的潜在购房者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等待今年年中普遍预期的利率进一步下降,还是现在就在房价可能反弹之前开始购房?

加拿大房地产协会(CREA)的全国数据显示,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房屋交易量已从2023年下半年的低点反弹,新挂牌房源的数量也有所上升。但由于交易量仍远低于过往10年的平均水平,多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的房价仍然低迷。

潜在购房者主要在等待降息,因为一些金融分析师预测,加拿大央行要到6月左右才会下调利率。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降息会开启房价和竞争的上升通道。

已移除图像。

对于那些有能力以当前利率购房的人来说,面临的两难选择是优先考虑房价还是利率。

在温哥华,房地产经纪斯图尔特(Mike Stewart)认为 "现在绝对是买房的好时机"。

他注意到,在如今的市场上,购房者或许可以在周末再考虑出价,而不必像去年春季市场那样,急于在房源发布之初就提交出价,试图击败竞争对手。

他强调,现在买家仍有机会就房价进行谈判。

在多伦多,Realosophy 房地产公司总裁帕萨利斯(John Pasalis)看到越来越多的房源吸引了多方竞标,最终成交价超过了要价。但他补充说,这些往往是最漂亮、最完美的房子。

不过,帕萨利斯认为,准备购买可能需要修缮翻新的房源的买家仍然会发现竞争不足,而且有机会以抄底的方式压价。

他说:"如果你想占据谈判主动权,坦率地说,想找到物有所值的房源,你需要关注那些不是非常完美的房源。"

总而言之,帕萨利斯还认为房价比利率重要。他说:"购房时应专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梦中情‘房’,一个你热爱并愿意长期承诺的家(就像婚姻一样)。而贷款利率只是你暂时应对的事情,就像你与某人约会但从未真正承诺的关系一样。换句话说,买家支付的房价不会改变,但他们每隔几年就有机会在贷款续期时重新协商贷款利率。" (marry the house, and date the rate)

已移除图像。

尽管如此,由于房贷按揭五年期固定利率仍在5%的范围内,而浮动利率则稳居6%以上,因此现在申请新房贷将是一个昂贵的"约会"。

多伦多 Tribe 金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按揭经纪人希诺霍萨(Frances Hinojosa)表示,为了能够在未来利率下降时获益,现在的许多购房者都会选择期限为三年的固定利率房贷,而不是传统上最受欢迎的五年期房贷。

她还表示,虽然可以锁定更短期限的固定利率,但对于大多数购房者来说,期限少于三年的房贷利率要贵得多,而且现在也不那么有吸引力。

另一种选择是选择浮动利率,浮动利率随加拿大央行拆借利率的变化而上下浮动。丰业银行经济学家奥姆兰(Farah Omran)最近的一项分析显示,在未来几个月降息的预期下,浮动利率将越来越受欢迎。

但希诺霍萨指出,选择浮动利率的借款人应该能够承受随之而来的风险。这包括加拿大央行可能不会像预期的那样尽早或尽快降息。

她建议,借款人应该做好心理准备,除非经济出现重大震荡,否则新冠疫情初期的约1%至2%之间超低贷款利率不会再出现了。

她说:"利率进一步攀升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如果说过去五年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就是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已移除图像。

已移除图像。

对于潜在购房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确保自己的财务状况适合购房。

为此,她建议客户获得贷款预批文件,以了解自己的贷款能力。她还鼓励客户在现有预算范围内估算:首付支出,房贷月供,加上水电费、地税和其他费用,以及用于不可避免的房屋维修的备用金。

她说:"我给客户的建议是,当你一切准备好时,才是买房的正确时机。"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