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特别工作组:加国各级政府必须改变建房规则,以满足住房需求和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

Canadian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must change building rules to meet housing needs and climate change disasters
来源: 大中网/096.ca 王飞

(大中网/096.ca讯)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报道说,一个致力于同时解决住房和气候危机的跨党派团体呼吁加国各级政府大幅改变加拿大的住房建造方式,包括终止不利于提高城市密度的规划限制,避免在洪水和野火易发区新建房屋,以及为生产预制房屋部件厂商提供补贴。

这些建议是非政府组织"住房与气候特别工作组"周二(3月5日)发布的报告中的一部分,该工作组于去年成立,由前埃德蒙顿市长艾文森(Don Iveson)和前保守党内阁部长雷特(Lisa Raitt)担任共同主席。

艾维森列举了不断上涨的土地、材料、劳动力和能源等支出,他说:"我们认为,按照二战以来的方式建造住房的话,我们无法解决住房危机,更不用说住房对气候的影响了。"

该报告为加国各级政府提出了100多项政策建议,如能采纳,那么加拿大到2030年就能以可持续的方式完成近600万套住房,这与加拿大按揭和住房公司(CMHC)估计的目标住房数量相符。

特别工作组成员还包括智库Smart Prosperity研究所高级主管莫法特(Mike Moffatt)和前加拿大央行行长卡尼(Mark Carney),他们认为,需要更高级别的政府来强制推行支持加密住房规划的政策,这远远超出了大多数市镇当局迄今为止所考虑的范围。

已移除图像。

报告在这方面提出的建议不仅包括放宽社区密度限制,还包括完全取消此类限制。

同样,该报告还建议停止要求开发商为住户修建最低数量的停车位,因为这可能会阻碍多户建筑的发展。

报告呼吁各省利用其立法权,废除或推翻城市中的限制性规划政策。报告还建议渥太华将向各省市提供的资金,不仅用于住房,还用于基础设施和交通。

加密社区规划除了可以降低建筑支出和生活支出外,还可以减少交通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推动加密社区规划的同时,报告还呼吁各方共同努力,避免在暴露于气候危害日益严重的后果的地方建造新住宅。

在这方面,报告建议渥太华和各省共同努力,绘制更好的洪水和山林野火危险地图,并以此来限制或在经济上阻止在这些地方建造房屋。

报告还建议,在对建筑法规进行全面修订时,应更加重视住宅对气候影响的抵御能力。

特别工作组确定的其他一些优先事项将以补贴(incentive-based)的方式进行。

这包括鼓励更多的住宅部件在工厂预制(包括增加使用大量木材),报告作者称这是一种建造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减排效率更高、抗灾能力更强的标准。

已移除图像。

与包括欧洲在内的其他国家相比,预制部件建造住宅在加拿大并不常见,因此报告呼吁渥太华推出一项新的住房技术税收抵免,给予这种类型的建房优惠政策。报告还建议各省建立具有相同目的的投资基金。

特别工作组提出的其他建议中,有一些更直接地涉及住房负担能力危机。其中包括通过改变移民政策来增加技术工人,从而解决阻碍建筑业发展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与此同时,报告也避免了一些更具争议性的应对气候措施,例如禁止在新住宅中安装天然气设施。

特别工作组主席、前埃德蒙顿市长艾文森在采访中表示,该小组讨论了许多与这些措施类似的限制性政策,但考虑到在加拿大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实施统一政策有难度,恐怕在部分地区会有反弹。

他说:"我们不想制定一份文件,让人们有借口选择退出。"

尽管如此,该报告还是建议加国各级政府更果断地接受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交叉问题。

保守党党领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曾呼吁,从住房开工率落后的城市收回资金的做法。

艾文森在为严厉打击低密度社区规划政策辩护时说:"在任何情况下,限制更多住房的建造都无法支持我们的经济目标、气候目标或社会目标。因此,联邦政府应该把资金投入到最能产生影响的地方,尤其是现在他们的资金已经相当匮乏了。"

已移除图像。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