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碧海:谈加拿大的人口老化趋势和国家前景

来源: 大中报特约 碧海
政党选举,往往把政治目标或施政方向集中在目前,或下一个四年期间的国计民生大事上,很少会关注到十年以后或更长久的国家前程,像加拿大人口急剧老化这样重要的话题无人顾及。此次大选也不例外,那就是没有一个党派提及加拿大所面临的,比G7各国更加严峻的人口加速老化的问题,以及如何面对因此所引起的劳工市场,医疗保健,经济发展等在几年和几十年八年之前就必须未雨绸缪的问题。
 
本来,在西方国家中,加拿大是属于比较年轻的一员,可是人们最近发现,加拿大也开始迅速变老。据《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最近发布的有关我国人口结构的统计数字显示,有史以来第一次,加拿大65岁或以上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5岁或以下的人群。报告称,到2015年7月1日为止,我们有几乎1/6,或大约5.78百万人口是65岁或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20%。 与此同时,年龄15岁或以下的人口总数大约只有5.75百万。统计局因此推测,加拿大青少年和老年人口数目这个分化现象,将在下一个十年进一步加快。依照目前的统计数据,预计到了2024年,加拿大65岁或以上的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0.1%。
 
人口老化本来就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但是在以往,加拿大一直是除了美国以外七大工业国中最年轻的国家(美国65岁老年人只占总人口的15%)。但是加拿大面临庞大的“婴儿潮”人口老化的幅度比邻近各国都来得高。所以加拿大的人口老化现象, 及其相关的诸多问题也很快地伴随而至。因此加拿大所面临退休后的经济问题,医疗保健系统等诸多问题,也比别的国家要来得严峻。据《加拿大保健资料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for Health Information)2011年的调查数据推测,在2015 年接下来的30年间,加拿大65岁或以上的人口比例,将从目前的20%,上升至22% 。而在像英国,德国,法国和美国那样的工业国家,要在50年之内,它们的老年人口才会达到这个比例。可见加拿大人口老化现象比G7国家来得快速。另外,在2010年,加拿大老年人口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是每一个老年人,有4.46个工作人口, 可是到了2025年,这个比例将下降至每一个老年人,对2.84个工作人口。可见我们的人口老化问题之严峻。老年人与青少年都是需要国家和社会关注和供养的阶层,可是老年人口的生活需要与15岁或以下人口的生活需求不同,最主要的是, 老年人对医疗保健需求特别重要。这包括平时的医保照料和病痛时期的长期护理。而这些项目都是在人力财力上有非常昂贵的支出。因此,作为国家和政府,必须对此作出一个长远计划。还有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现象是,一个国家人口老化所直接导致的变化,是劳工市场的逐步萎缩。我们经常关注和讨论加拿大劳工市场就业人数的逐步下降,它当然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马鞍型”变化有关,但是它在整体上的下降趋势,就是整体人口逐步老化的直接原因。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现象。
 
在G7工业国家里,加拿大人口增长的速度是比较快速的,统计显示,在2014 至2015年间,加拿大的总人口增加了308,100,增长的比例是0.9%, 是G7 各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其理由也不难理解,因为加拿大是一个吸引移民最多的国家,在这个时期的人口增长之中,有60.8%的涨幅,是因为移民人口,而不是像其他各国那样是由于出生率的上升。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加拿大人口变化的另一个特点是, 从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的一年之中,加拿大的非永久居民身份的移民人数下降了10,300人,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速度最快的一年。这说明了什么呢?最容易解释的理由,应该是移民入籍人数的加快上升。它间接说明了加拿大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移民所向往和热爱的国家。这应该是一个良好的信息。
 
所有上述加拿大人口老化和其他有关变迁的资料和信息,正是加拿大三级政府,特别是联邦政府应在国计民生尽快采取行动,未雨绸缪。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