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原乡:多元文化诌议

来源: 大中报特约 原乡
随着恐怖主义行径对国际社会的冲击,西方国家除了加强对恐怖分子的防范和打击,也在对自己的社会政策进行反思。如果说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趋势,那从理性和道义的角度出发,多元文化主义大概符合于并有利于全球化的进程。前不久德国总理梅克尔女士在德基督教民主党代表大会说,德国应减少难民收容数目,并称“多元文化主义是虚伪的”。传统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恐怖主义日益猖獗的今日碰到了新问题新挑战,认真反思尤为必要。
 
多元文化一词,最初出现于1957年对瑞士的描述。由于历史原因,瑞士主要由操德法意三种语言的民族组成,除了在电影出版等方面有些规定,政府并未刻意将多元文化强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人民融洽国家繁荣,笔者以为共同的基督教文化是内在的纽带。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澳洲和加拿大开始提倡多元文化,这是两国的外来移民成分日增所驱使。印象中澳洲的多元文化并不怎么样,而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不仅由宪法支持纳入国策,外象上还很热乎。1971年自由党政府成立皇家双语和双重文化委员会,这是为平息对说法语的不满情绪的机构。同年颁《双语框架内的多元文化政策实施宣言》。此乃被英王室承认的《加拿大多元文化法案》(1988年)之先驱,更由《1982年宪法》和《自由和权利宪章》(1988)所支撑。现总理小特的父亲先总理特鲁多,对此功不可没。
 
由此可见,本国多元文化始于摆平英法族裔间的矛盾,后随着大量各类移民的迁入所需的抚慰或摆平而顺势延展,因为本国的生存和发展十分仰赖大量的外来人口。与其说多元文化是国策,还不如说吸收移民及外来劳力才是真正的国策。今日空运和撒钱大收叙利亚难民,不必太过渲染加人的同情心,就像二战时拒绝漂流海上的欧洲犹太难民登陆那样,同样由国策所驱使。
 
本国长期由两党轮流执政,保守党其实对多元文化是有看法的,但吸收外来人口是整个国家的基本战略,为政治正确从不敢公开质疑多元文化,只能具体做些动作以示修正,如反对穆斯林妇女带面纱宣誓入籍等。因推行多元文化,在西方造成的穆斯林几近封闭的小社区或极端主义小社会,是恐怖分子滋长及恐怖行动得手的重要因素。有描述,澳洲有的穆斯林社区恐“自成一国”。有批评认为,多元文化阻碍了社会整合及文化融合,而经济上的差异将少数族人排斥在主流政治之外,此乃不稳定的因子。有学者研究,除了大国的干预,中东之所以成为穆斯林恐怖分子的基础或温床,首先是当今的全球化进程并未使中东的基本民众得益,再者是西方意识形态无法迅速让传统伊斯兰教的民众接受。也有人认为,一些地方多元文化走到了极端,有可能扩展落后、野蛮和反文明的价值观,使之与民主、自由和平等宽容的价值观等量奇观。欧盟大量穆斯林青年投奔ISIS,“表明了欧洲引以自傲的多元文化并存的破产”(何清涟语)。
 
其实欧洲发生的事同样有在加拿大显现,这实在值得加人省思。德国基本是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在多元文化尝试不彰的情形下,果断反省,要求难民学习德语融入社会乃理所当然,二战后德国引进几百万土耳其劳工使之融入社会,乃现成的成功经验。美国是个移民国家,从不提倡多元文化就是个熔炉文化社会,但也从不限制其他语言的出版物或族裔媒体,照样有宗教自由。加拿大虽也是移民社会,但国家现状仍长期需要外来劳力支撑,多元文化政策曾经在历史上发挥了作用,并在将来有类似的需求。但今天的形势已不同于上个世纪了,国际局势的演变以及恐怖主义泛滥和反恐需要,向政府和昔日的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加拿大现行的多元文化政策,同样有反省、调整及修正的必要。有人担心检讨多元文化,会让右派把移民赶回家,那就多虑了,什么时候国家不再需要经济的外来劳力了,多元文化国策也就自然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必将为别的什么文化所取代。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