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阿富汗是台湾的前车之鉴? 白宫国安顾问断然否定

来源: 大中报 冯惠蓉

 
(大中报/096.ca讯)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说,美国撤军后阿富汗政府迅速垮台,总统逃往国外,塔利班重新掌控喀布尔引发逃难人潮,阿富汗局势的发展引发台海两岸的关注和热烈讨论。

今天你也许关心的话题:
 
 
想要阅读与本文有关的话题?请点击本文末的链接!
 
不久前重返国民党的中广董事长赵少康质疑,阿富汗是台湾的前车之鉴,未来台湾如果也面临他国兵临城下,总统蔡英文和行政院长苏贞昌是战是逃?
 
苏贞昌则表示,从阿富汗的教训可以看出,如果国家内部乱,外面也没办法帮忙,台湾人要坚定信念,相信只有自己守住这片土地,别人才攻不进来,吞不下去,唯有自助才能人助。
 
这波“疑美”声浪中,台湾的国民党人士及中国大陆官媒以“今日阿富汗,明日台湾”的说法,质疑美国诚信和蔡英文政府的亲美路线。国民党主席江启臣便在脸书发言批评,阿富汗沦陷证明民进党“抱美国大腿”的战略不可行。


 
美国国安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17日在白宫记者会上回应称,阿富汗与台湾的情况截然不同。他称,美国对盟友和合作伙伴的承诺一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也相信自己对台湾、以色列的承诺,一如既往坚实。”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接受BBC中文采访时表示,美国“抛弃”阿富汗的做法在历史上有类似案例,并不新鲜。他认为,美国是为了减少对于“次要战场”之部署,腾出资源,面对主要挑战,也就是拜登口中的“最大地缘政治挑战”中国。
 
“今日阿富汗,明日台湾”? 
针对阿富汗局势,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引述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教授李海东表示,美国逃离阿富汗是对台湾分离分子的一种警告,或者说是一种预测。
 
他说,如果台湾继续在分裂份子的误导下,继续与中国直接对抗,美国将像对待越南和现在的阿富汗一样,将台湾抛在一边。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也表示,美国对台湾只是“空口说白话”,就和对阿富汗的态度一样,任何思想明确的人都应该了解,台湾是不能指望美国的。
 
《环球时报》的社论还指出,台湾当局需要从阿富汗汲取教训,一旦台海爆发全面战争,台湾的抵抗将按照“以小时计”的速度土崩瓦解,死抱美国大腿是“靠不住的”。
 
根据台媒报导,国民党籍的台前外交部长欧鸿炼,在国民党智库研讨会上批判美国“诚信破产”。他说:“此次与西贡撤军非常类似,美军连北越、塔利班这种武装政权都打得这么狼狈,若出兵台海对上解放军,“你能想像下场会有多难看!”


 
此外,前高雄市长韩国瑜顾问,台政治大学教授蔡增家亦发表评论称,从阿富汗陷落看出台湾对美国的“单相思”十分不智,“美国随时会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而抛弃你,它不会为你而战,过去的南越及现今的阿富汗就是最好的例证。”
 
引发争论 
对于赵少康质疑阿富汗是台湾的前车之鉴,台湾的民进党立法院党团表示,这个类比不伦不类,非常不恰当,反过来说,这比较像过去国共内战,国民党战败流亡的样子。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则说,阿富汗不能跟台湾相比,欢迎外国援助台湾,但台湾也要有自我防卫的力量。
 
宋文笛认为,美军撤离阿富汗,凸显印太区域尤其是东北亚才是重中之重。“日后东北亚比较无须担心像往年美国于伊拉克与阿富汗忙得心力交瘁之际,被美国搁置的往事重演。若能腾出资源投注于印太策略,对于当下秉持亲美外交路线的台湾而言,或许反而更添几分信心。”
 
对于“今日阿富汗,明日台湾”的说法,也有台湾学者发表了不同观点。
 
台湾前外交官,现任本土政党“时代力量”国际部主任的刘仕杰对BBC称,无论是哪个政党执政,“美国都是台湾最重要的盟邦,台美关系永远是重中之重。”
 
台湾文化评论者颜择雅则说,台湾不像北京官媒一贯的说法是靠美国 “撑腰”。她说,从1979年台美断交开始,台湾是没有美国安全保证的,“《台湾关系法》根本不算什么保证。我们撑到今天,还是意志最重要。”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