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9.11国家纪念博物馆的两难选择

Should victims’ disturbing voicemails be released?

对于全世界的人们来说,美国本土遭遇的最严重恐怖袭9.11恐袭是永远难忘的惨痛记忆。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但9.11恐袭仍然对受害者家属、幸存者和世界各地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For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9.11, the worst terrorist attacks on American soil, can never be erased from their memories. More than a decade later, the incident remains a profound source of influence over the victims' families, the survivors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毫无疑问,那些保存良好的受害者充满绝望而恐惧的留言资料是否应在新落成的9.11纪念博物馆中向公众公开? 显然,它会再度令受害者家属深感痛苦和不安,但却可能成为公众教育的良好题材。在博物馆开放之际难,它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

Undoubtedly, the well-kept voice messages of the victims in distress and horror could be too disturbing for their families and loved ones, and yet may serve as a valuable education material to the public. As the new September 11 Memorial Museum opens its doors to visitors, it faces a dilemma of whether to expose these raw emotions of the victims.  

(大中报泊然报道)“从哪里开始?”是一个貌似简单的问题,但美国9.11国家纪念博物馆(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Museum)的工作人员花了近两年时间才找到答案。他们从各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游客的起点或许可以是世贸中心1993年发生的爆炸案,或是这两栋建于1960年代末的建筑物的结构,或是让他们从十字军东征开始了解起。

9.11国家纪念博物馆总策展人拉米雷斯(Jan Seidler Ramirez)称,最终,工作人员决定从“当天绝大多数人仍然幸存的那一刻”开始讲述他们的故事。当游客进入纪念馆时,他们将会听到20019.11恐怖袭击刚开始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应,当时令人难以置信的袭击行为尚未发生。

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将于527日正式开放,该纪念博物馆是美国政府耗资$7亿元在世贸中心遗址建造的综合纪念设施的最终主体建筑,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一个建筑。该纪念博物馆不仅仅只是向人们讲述美国本土遭遇的最严重恐怖袭击,其还必须顾及受害者家属的需要,幸存者的敏感,当地居民的意愿,同时还要承担起教育子孙后代的义务。

和世贸中心遗址有关的几乎所有事物一样,9.11国家纪念博物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例如,一些受害者家属力促工作人员尽可能详尽地呈现当天的惨状及其所造成的后果。但其他一些人则希望工作人员更加谨慎行事,称纪念博物馆实际上就是一个公墓。

陷入两难境地的9.11国家纪念博物馆因此面对一些列问题的考验。是否应该让游客聆听受害者在绝望困境中留下的语音邮件?是否应该呈现尸体的图片?是否应该贴出肇事者的照片?如何论述随后的反恐战争及其影响?

虽然距离9.11恐怖袭击已经过去了13年,但在时间的长河里不过是白驹过隙,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涉及了如何平衡历史和纪念的更深层次问题。拉米雷斯称,该项目附带的紧张情绪,是源自究竟是应该侧重于顾及前来哀悼亲人的家属的敏感神经,还是应该侧重于提供历史分析和解读。

大屠杀(Holocaust)纪念馆专家,曾担任9.11纪念馆设计方案审查委员的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教授詹姆斯·杨(James Young)表示,所有的博物馆或纪念馆都不会尽如人意,并且永远也做不到尽如人意。但他同时预期,当人们走进9.11国家纪念博物馆了解当天所发生的事情后,将会为之震惊。

先例和遗迹

前世贸中心遗址现在已经建成一座威严庄重的纪念馆,以纪念在9.11恐袭中丧生的近3000名死者,纪念馆两座下沉的水池原先就是双子塔耸立的地方。自从该纪念馆在2011年建成开放后,已经接待了逾1100万名游客。但是除了在一本小册子里有简单介绍,该纪念馆并未提供与9.11恐袭相关的背景资料或信息。

这项工作留给了9.11博物馆。博物馆的入口亭阁位于纪念馆的广场上,但是展品都被收藏在地下七层的空间里,这里原先就是双子塔的地下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博物馆不仅仅只是为了展示遗物,其与纪念馆是合二为一的整体。在博物馆里,游客还能看到当年建造世贸中心时为了隔断哈德逊河而构建的原始泥浆墙。

9.11纪念馆和博物馆由一个非营利机构运作,其资金来自于私人捐款和政府拨款。预计该综合设施$6000万元年度预算中的大部分,将来自于博物馆的门票(每人$24元)和纪念品销售收入。

9.11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开始着手规划他们的展览时,几乎没有先例可以参考。博物馆馆长格林沃尔德(Alice Greenwald)虽然曾在华盛顿的美国大屠杀纪念馆工作过,但后者也只能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并不能作为范本,因为其主要是展示半个多世纪前发生在不同大陆的暴行。

 9.11恐袭发生前唯一适用的先例就是1995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联邦大楼的恐怖爆炸事件,此次爆炸共造成168人死亡。俄克拉荷马城国家纪念馆和博物馆在2001年正式开放。

俄克拉荷马城国家纪念馆和博物馆执行董事沃特金斯(Kari Watkins)称,她和纽约的同行进行讨论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有些问题绝大部分人根本不会去思考,比如不仅要考虑如何处理肇事者及其动机的信息,还要考虑如何处理那些身份不明的遗体。

在俄克拉荷马发现的无法辨认的遗体都被埋葬在距离俄克拉荷马州议会大厦数公里的一个小树林里。而9.11博物馆将会留出一间房屋专门存放这些骨骼和组织碎片,以履行官员誓将他们送回遗址的长期承诺。这间储藏室的外墙上镌刻着诗人维吉尔的诗句:日日夜夜都不能把你从时间的记忆中抹去。该区域并不对外开放,其由纽约市的法医负责监督,只有受害者的家属能够入内。

但是,这些遗骸也是9.11博物馆最有争议的部分。9.11恐袭死者克里斯蒂安(Christian)的母亲瑞根哈德(Sally Regenhard)就表示,底线就是遗体不应该属于博物馆。

 寻找极限

 9.11博物馆将展出大量与恐袭相关的物品,其中包括四架肇事飞机的残骸,世贸中心大楼的一块残骸,以及经过极度高温和重压的楼梯残骸。随之相伴的叙述将追溯基地组织的历史,从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开始直至2011年本·拉登被杀死。此外,叙述还会强调救援和重建工作中的感人时刻,以便向游客传递希望和信心。

 为了向游客讲述9.11的故事,博物馆还准备了大量图片、录音和录像。最令博物馆两难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双子塔中的死者遗留下的语音邮件。拉米雷斯称,有些信息满含恩典和爱,但还有些信息则充满濒临死亡和氧气即将耗尽之时的恐惧。

 一位学术顾问曾劝告博物馆工作人员将死者最后的语音信息作为遗骸的一种形式,并进行谨慎处理。最终博物馆决定让游客通过收听设备聆听一小部分信息,但其中并不包括最令人不安的信息。

 Mary Fetchet获准收听了她儿子布拉德(Brad)在9.11当天第一架飞机撞击南塔楼不久后留下的语音邮件,当时布拉德在另一座塔楼里。Fetchet称,布拉德的声音听起来很惊恐,他看到有人跳楼身亡,但他仍想呆在办公室里,可随后第二架飞机就撞向了北塔楼,布拉德连逃生的机会都没有。

 博物馆并不会展示尸体的图片,但是在经过多次讨论后,其决定用一个壁龛快速投射从远距离拍摄的那些因为忍受不了高温和浓烟而选择跳楼求生者的照片。Fetchet称,展示令人心悸的图片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会因此难以踏足博物馆,但是对于子孙后代来说,这却是能让他们真正了解实情的唯一途径。

 拉米雷斯认同Fetchet的看法,她表示博物馆只展示部分物品,就是出于更加谨慎的决定,她同时强调时机至关重要。拉米雷斯解释称,博物馆觉得此时并不是展示这些图片的好时机,但是这些资料将会存档以便留给子孙后代。

 

 

 

 

与本文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大中资讯网立场。评论不可涉及非法、粗俗、猥亵、歧视,或令人反感的内容,本网站有权删除相关内容。

请先 点击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join the discussion

©2013 - 2024 chinesenewsgroup.com Chinese News Group Ltd. 大中资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Distribution, transmission or republication of any material from chinesenewsgroup.com is strictly prohibited without the prior written permission of Chinese News Group Ltd.